返回

十二、雷将统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十二、雷将统领 (第1/3页)

    蒙阴、曹州战后。朝廷赦免了猿臂寨的罪行,还赏了他们忠义勇士的名号。陈希真咸鱼翻身,由强盗变回忠义,而高封、万俟春、万俟荣等人的冤屈永远也不能昭雪了。俞万春这部书的最大矛盾和漏洞到此告一段落。这样一个先强盗、后招安,完全走水浒化路线的猿臂寨,其实完全违背了俞万春反水浒的核心思想,即忠义和强盗不能并存的思想。虽然俞万春根本不会承认陈希真是强盗,但矛盾和漏洞已经铸成,其为了反水浒而反水浒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了,而由此产生的诸多牵强附会的效果也在意料之中了。

    既然俞万春让陈希真经历了从官到民、到强盗、再到官这样一个波折的循环,他的戏份和战功就自然要多于一帆风顺的另一主角云天彪。而云天彪作为一个低级军官,其戏份和战功也就自然要多于根正苗红的另一主角张叔夜了。雷将的三大主角及三大方面军,按后来征剿梁山时的番号、战后朝廷的赏爵、雷将的排名顺序来看,都是张、云、陈的顺序。这和这三个人、三个派系在书中的戏份和战功完全相反,俞万春是何用意?

    我认为这是作者在他这部书里,对他的三种人生理想归宿的表达。俞万春在书的最后也曾写道:云天彪已得仲尼宗旨,不由仙、佛这条路,将来他到无声无臭地位,广大不可思议。张嵇仲当从精忠大节上解脱,也不由仙、佛这条路。

    这三种归宿的崇高性顺序就是书中张、云、陈的排名。也就是说,俞万春认为人生最理想的归宿是精忠报国,为国家大义而死(当然这里的国家是狭义的国家,对象只是帝王和朝廷,不是民族、百姓);如果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得成正果,用一生来辅佐君王,做个三朝元老,名列儒林,也不失为是一个好的归宿;如果这也不能够达成,那就只能归隐山林,走佛、道的路,自修成正果了。

    所以俞万春笔下的三个主人公中:张叔夜走的是精忠大节,他在第41回为张鸣珂结传时写道:

    至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奉钦宗手札率众三万人勤王,鸣珂为参谋。与金人连战四日,斩其金环贵将二人,大获全胜,其计谋半出鸣珂,帝大加褒宠。奈诸道援兵不至,以致城陷,二帝北狩。鸣珂从叔夜赴金军,叔夜一路不食粟,惟饮汤以待死。及到白沟河,正是金人地界,鸣珂矍然起道:“过界门矣!”叔夜便仰天大呼,绝吭而死,鸣珂亦拔刀自刎。当授命之日,天昏地暗,山岳震动,精忠大节,彪炳千秋。这

    是书外之事,日后之语。

    这是俞万春这类读书人的最高志向。其次是辅佐君王,最后他写云天彪的结局:

    天彪领了云龙回去。后来云天彪匡辅天朝三十余年,治绩昭彰,享寿八十四年而终,史馆中名臣、儒林两传均载其名。云龙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