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一、胜败无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十一、胜败无凭 (第3/3页)

他杀人的罪名,这里就不仔细说了。宋江被绊在蒙阴,金成英趁机向贺太平提出了恢复曹州的五条可乘之机:

    曹州之保障,曹南山也,今贼不于曹南山屯兵镇守,则曹南无犄角矣,可乘一也;烽火营汛多不尽善,可乘二也;闻守曹州者为董平,董平虽东平名将,然勇则有余而谋实不足,可乘三也;而更有天假之便者,宋江、吴用远在蒙阴,呼应不及,可乘四也;曹州、濮州疆域毗连,而贼乃将守濮州之林冲亦调向蒙阴,则曹州孤而无援,可乘五也。有此五利而不乘机进取,则曹州又未知何日复矣。

    于是,镇抚将军张继便拨给了金成英八千人马,前去恢复曹州。第一日董平出战金成英不分胜败。第二日,董平、鲍旭、焦挺三个人围攻金成英,结果金成英暗中派兵四面攻打曹州城,董平只好撤回城中,混乱之中焦挺被擒。于是董平死守不出,金成英攻了五日,不能取胜。

    这时,来了一个金成英一直寻访的英雄――韦扬隐。于是金成英把焦挺浑身洗剥,绳穿索缚,诱使董平出战。韦扬隐和董平也是平局,这时金成英突然出手联攻,董平战死,梁山就这样失了曹州。

    既然是一场让梁山丧了一名五虎将的战役,就来分析一下他的胜败原因。金成英战前慷慨陈词说了五条机会,结果没有一条起到了作用,真正起作用的反而是一个很偶然的事件。对比一下《三国演义》里官渡之战的前因后果描写,就会发现荡寇志里的战争因果是多么的随机了。上面的战役就是终结于一个偶然的事件,而董平、鲍旭、焦挺三人围攻金成英,和金成英、韦扬隐围攻董平的相反结局更是作者存心的安排。

    胜败虽无凭,但结局却可以准确预料,偶然中存在着必然,所以荡寇志中,胜败无凭亦有凭,全凭俞万春的个人意愿了。

    亮相武将:

    金成英,曹州人,使干红西缨镔铁龙舌枪

    军a武s智b情b名b

    有一定的统帅能力,武艺高强,

    韦扬隐,会稽县人,使五指开锋三棱镔铁枪

    军b武s智b情b名b

    武艺相当了得,感觉上比金成英要高,但仍为s的水平。

    贺太平,都省检讨使

    军b武c智a情s名a

    雷将中少数文官之一,政治型人物。

    李成,大名府前都监,使枪

    军b武s-智b情b名b

    武艺能力应该和闻达相仿。

    胡琼,关西人

    军b武a智b情b名b

    表现不多,能力似乎很一般。

    董平,东平府都监,使双枪

    军b武s智b情b名c

    其他能力一般,名声较差,但武艺还是不能否定的。

    斩将擒将记录:

    陈丽卿擒赛仁贵郭盛,后者在都省被正法。

    金成英、韦扬隐斩双枪将董平

    金成英擒没面目焦挺,后者在都省被正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