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武圣传人 (第2/3页)
亲带秦明、呼延绰(呼延灼之弟)、董平、索超来援。大名府被破后的流亡将领闻达突然出现,这次穿了一个云威徒弟的马甲,云天彪再添一将。这时,朝廷突然改变主意,与金国讲和,让种师道夹攻辽邦,平分燕云。云天彪孤掌难鸣,只能退军。种师道的信使康捷,一日能行一千二百里,所以云天彪提前收到信息,提前撤退。信息速度慢的梁山一时兵力不足,无法形成有效追击,但又急于报仇。于是惨中埋伏,索超被万箭射死,秦明、董平被云天彪围住后“义释”。
这时才是政和五年(1115年),北宋居然提前夹攻辽国了,俞万春的历史描述我以后再详细分析。单说这云天彪,害死了关羽的后人以后,似乎他这冒牌传人已经扶正,居然玩起“义释”来了。连一举杀掉两名五虎将的机会也可以轻易放过,姿态已经相当高了。只可惜对比前文,俞万春更像是在抽自己的耳光。
云天彪回青州后,不久李成来投,李成又荐他的朋友胡琼,更有归化三庄的哈兰生来赞助银两。至此,云天彪派系已经丰满。
云天彪模仿关羽,远不止此。关羽喜读《春秋》,云天彪索性著书立说,写了一本《春秋大论》,还说:
昔年泰山居士孙复曾著《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便是我的粉本。我看那孙复之论虽好,却嫌他有贬无褒,殊失圣人忠厚待人之意。今我此编,颇与他微有不同。
俞万春书中的某种情结,原来是随便抓都能抓的到的。云天彪抄别人的书,嫌人家话说得太直接,马屁拍得不够。自己拿过来添上两笔阿谀奉承的话,书就成了自己的了,还美其名曰《春秋大论》。有贬无褒,到底所指何人?书中最后给出了答案。
因想列年戎马倥偬,所有手著《春秋大论》一书尚未脱稿。今天下太平,朝野无事,便于退朝之暇,取出那卷稿子来细阅一遍。周十四王,鲁十二公,五霸,七大战,俱有成论,只须改易数行便可无疵,其余会盟征伐亦有论断。便博采先贤名论,补缉参订。书成之后,携去请教于张嵇仲。嵇仲细阅一遍,击节称赏,便劝天彪速将此论恭呈御览。天彪依言,便回第每日亲手缮录,约计一月有余,录成装订,亲自赍献御前,恭呈圣览。天子见无彪有著作,欣然首肯道:“卿之手著,必大有可观。”便收入宫内披览,果然议论崇闳,断制精确。天子大悦,临朝见天彪道:“卿所著书朕已披览,具见学力宏深,真儒教中之功臣也。此缮本可收入四库,卿所家藏副本可速付梨枣,以广流传。”天彪稽首谢恩而出。当时遵谕刊刻,张嵇仲恭纪圣言弁诸简端,贺太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