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忠义强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五、忠义强盗 (第2/3页)



    此时陈希真、刘广也遇到了麻烦。失散的刘母和刘麒被与刘广作对的高封、阮其祥当作梁山贼寇与白胜关到了一处。云天彪、孔厚正面与高封交涉无果。为了营救刘母,陈希真、刘慧娘提议落草,投奔拒绝加入宋江、并视陈希真为恩人的猿臂寨苟桓!

    这是全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远没有落草这么简单,落草后势必还要设法进攻沂州,营救刘母,这几乎是一条不归路了。我在第三篇里提到过,陈希真当时不肯投奔梁山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不想与朝廷撕破脸。可是落草猿臂寨、攻打沂州就意味着必然和朝廷彻底撕破脸。虽然可以像俞万春描述的那样,猿臂寨可以通过和梁山对战赢得朝廷的信任而被招安。但把这个作为陈希真不投奔宋江的理由,矛盾之处有二:

    一、落草猿臂寨是迫不得已的下策,陈希真从东京逃出时不可能提前设想好这条路。

    二、后来被招安只是落草之后的目标,陈希真不可能保证一定成*。之后高封、祝永清已经征剿了两次猿臂寨,难保没有第三次。而征剿次数越多,与朝廷的冲突、裂痕就会越大。俞万春可以这样写,但事实上,陈希真不可能预先设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曲线救国。

    所以陈希真不投奔宋江,书中根本没有合乎逻辑的理由,完全是作者主观的设定。

    苟桓为何视陈希真为恩人?原来,苟桓之父苟邦达曾经谏阻童贯的夹金攻辽之策,被童贯陷害,绑出市曹处斩。陈希真把风水极好的自己老婆的坟地让给高俅来求情,救下了苟桓、苟英的命。

    这里有一个疑问,俞万春似乎并不了解宋朝的政体和国策,不了解宋太祖誓约。所以在荡寇志中,苟邦达被杀,后来蔡京、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王黼被杀。俞万春在用清朝的法律、逻辑写小说,一个并不是政治小说的荡寇志,里面处死大臣的数目居然超过了有宋三百年的总和!他力图描述一个理想的君臣关系,却不了解真正和谐的君臣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纵然昏如宋徽宗,治下的政治环境也要远远好于康乾,只是俞万春不明白罢了!

    陈希真落草,苟桓自然要让位。陈希真被苟桓三让后成为猿臂寨之主,与刘慧娘定计,让陈丽卿扮成武妓做内应,夜袭沂州。不料出师未捷,刘母在高封、阮其祥的阻挠下已经病死狱中。于是营救变成了仇杀,结果拱辰门杀死守门军官军士五十多名,被伤未死者十多名;牢里节级牢子并太守心腹人,俱被杀死;各囚犯除白胜身死之外,其余都乘机越狱逃脱;太守官衙上下,主仆男妇俱遇害,衙署家私俱遭抢劫烧毁;兵马都监黄魁、西安营团练使李飞豹俱阵亡;阮其祥遭擒,全家被害;万俟春、万俟荣兄弟同庄客亲随,共三十余人被杀,又杀死宾客二十余人,房屋被烧,家财被劫;王小二客店内被劫去钱财,杀死万俟春家人一名。公人军士阵亡者四百余人。

    救出刘麒、拿回刘母的尸首也就罢了,顺便杀死白胜也可以理解。将高封、阮其祥家灭门,将不相干的土豪万俟春、万俟荣家灭门,甚至连宾客也要杀,就是残忍至极了。陈丽卿甚至砍死了连陈希真都敬重的好汉李飞豹!对比于梁山的所作所为,这些战绩丝毫不逊色,陈丽卿的残忍也绝不逊于李逵!

    俞万春写到这里,脑子一定坏掉了。杀的手顺,全然忘了他的宗旨。“从此天下后世做强盗的,无不看了宋江的样:心里强盗,口里忠义。杀人放火也叫忠义,打家劫舍也叫忠义,戕官拒捕、攻城陷邑也叫忠义。”宋江们的所作所为,陈希真一样不落的都做了。杀人放火自不必说,客店内居然被劫去钱财,想必这一次猿臂寨一定捞了不少硬货,打家劫舍的罪名也不算冤枉了。攻城陷邑还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