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 第二章重托(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16. 第二章重托(三) (第1/3页)

    2、励炼耿红的情趣

    耿锋的法学报告在政法大学、国立大学法学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名声大振。中国的时局依旧在风雨飘遥中动荡不安,他静观默察后决定收敛过激的言论。

    “爸爸,我听老师说今年国立大学不招生了。”

    “女儿,你是道听途说吧。”白雪梅十分惊讶。

    “我们学校中文学院的有位同学是‘特高干’,估计不是空穴来风。”耿锋依旧不以为然、淡然处之。

    “女儿,不管时局发生什么变化,你要记住一点。知识和能力永远是衡量人生存的尺度,谁也没有办法剥夺。”

    “好了,让女儿把小道消息说来听听。”

    “听说又要反击‘x倾’翻案风。”

    “老婆,我们还赶紧把书出了,估计以后不会有机会了。”妻子望着愁眉苦脸的丈夫不知如何安慰。

    “女儿,老爸借助这个机会给你单独上一课。法官要有融法律与品格为一体的境界,必须具有职业操守,树立起职业理念、笃定人生,只能在追寻正义的过程中修善自我的人生。”耿红听着经验之谈,静静思考着父亲倡导的证据裁判原则。爱的力量是无限的,她不仅能改变人的性格、追求,而且将人的执念和意志融化。

    “女儿:法律成熟的标志是社会和人们认知的程度,她是服务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进步、道德伦理等运载社会实践的杠杆支点,因此需要与时俱进。法律是特殊条件下的产物必须具有前詹性或调控作用,起到稳定政局的基本目标。法官必须把握政策的连续性,综合分析社会、客观上的原因,这就是犯罪的客体。罪犯犯罪的主体主要表现在动机、目的,突发性或不可意见的时有发生,这需要法官必须根据证据裁判原则。”耿锋的循序见进让女儿在理论上得到了提升,汇聚了他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使她明白了渊博的法律知识和高超的审判技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的不断学习而获取的。

    “法官必须给自己制定‘三线’蓝线是法律执行过程中运行的轨迹,底线是执法的原则和证据裁量原则的尺度的标准,红线是绝对不可俞越的警戒。”耿红又想起了父亲的感悟:利欲炽然是火坑,贪爱沉溺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船登彼岸。知性而立,知情而生,人生在世千萬別因情所殤?因愛而悔!

    “做法官必须要有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字斟句酌的严谨态度,克服人情关、亲情关、说情关、委屈关,才能理清法律关系,把握公平公正,照顾弱势,定纷止争。”她渐渐明白了父亲的“四心”,虚心、耐心、细心、恒心。

    虚心向在法律事务中有建树的前辈吸取经验,扬长避短、克服实践中“座堂庭审”的通病,自始至终采取兼听则明的方略,走出“怪圈”或“烟雾”掌控缩水和尺度,做到精准、翔实、充分、确凿。耿红对父亲的言传身教深刻地领会着,认真回忆老师在实例中讲解的方法,逐一地进行总结和分析。

    “爸爸,女儿不能成为优秀的法官,绝对也不可能成为糊涂蛋。”

    “女儿,有些事情是难得糊涂啊。”耿锋望着满院的落叶,一缕相思两处愁,三千青丝四季忧。悠悠思,浅浅念,执笔风尘梦无痕。水墨丹青,绘绝世芳华,冰心傲骨心如画,浅念如花,花满重楼香谁家?秋色浓,纤云素手,独醉西风瘦。古道行,亭台寂寥,笙歌慢慢,思忆无边。百转千回红尘路,万水难隔情千愫。忆当初,真情如故。

    白雪梅看到丈夫聚精会神的样子既高兴又悲伤,心中的那担忧和牵挂让她静思。吟一行小诗,赋一笔瘦句。等待窗外月移,斟杯香茗、煮盏酒浊。独钓天上冰轮,横玉洞箫低吟。思念那记不清时年的梦,漫漫霜空泣夜凉。残花谢色无赏人,一轴画卷归处何?笔下耕耘尽荒田,丈量流年过客。不由眼角鱼纹动,冻住往日笑脸。浊语低言沉,听窗外夜雨泣。落地脚步声影疏,阵阵风寒泣香魂,秋夜寂墨尽相思、、、

    陈静被召回原江农场,黄建国也回到内蒙古。耿锋要出版学术专著的事情也束之高阁,燕市上空再次出现了千里乌云能蔽日的状态。反击‘x倾’翻案风把臭老九,学术界的泰斗们揪了出来,耿锋又成了运动员。

    “老公,我们受不起折腾了,回避锋芒吧。”白雪梅央求丈夫。耿锋顿感沮丧,心中依旧对法学理论的眷恋。树倒猢狲散,以前家里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现在变得门可罗雀。以前鞍前马后的部下喽罗们立刻变得陌同路人,满面桃花变成冷若冰霜。做官是一阵子,做人才是一辈子。看到了政治的残酷和人性的炎凉,看清了人世间的名利、荣禄。

    “老公,你怎么啦?”耿锋被送进了急救中心。因祸得福,他和白雪梅避免了一场清洗,俩人在医院里隔岸观火,耿红在运动中静观默察。

    邢艳尤如翻身的“鲤鱼精”四处寻找报复耿锋的机会,到处散布着他在法律学术理论上的激进言论。运动随之而来的是清查反动学术尖子,耿红被列入到被清查对象。她来到图书馆用心苦读,将现实与需求变成动力。认真思考着父亲提出的生命刑、财产刑、资格刑、名誉刑的相关问题,如何才能理清时势与法律的关系,让它的连续性的权威性得以健康发展。

    “老公,宝贝女儿也不回来了。”白雪梅望着多事之秋的窗外,渴望风雨早日停息下来。

    “她有过阅历,应该能正确对待这些事情。”耿锋对女儿信心百倍。

    雾色随风浅,雨意隐云端。梧桐残叶飘落,翻玖人前。遥望地平一线,聚散几许?何故总缠绵。欲揽乾坤去,独占是江山。霜晨短、东方破,潮汐换人间。与谁共道何须问流年,千载春秋应由意,不过古今消遣,谈笑入花田。挥去心中事,满目皆青天。

    邢艳正准备挖空心思去找耿锋的证据时,她的父亲从领导岗位下来了。这种落差一时间成了她的剧痛,为了把自己朔造成革命的接班人,她毅然决然要与父亲划清界限。介于爱与恨的情感尤如水中的浮萍,在生理与现实的压力下,她瞬间的徘徊定格在内心深处的渴望。

    “耿老师,我爱你。”耿锋放下手中的材料。

    “你说什么?”耿儿十分震撼。邢艳主动脱掉了上衣,投入到耿锋的怀中。

    “你疯了……”耿锋把她推开。这就是她被赶走的原因。邢艳的眼前一遍遍过滤着这种渴望与激切。她在耿锋面前失掉了单纯和美丽,她不心甘,也不情愿。

    “邢艳,你的电文。”她认定了现实,父亲的事情让她离开了国立大学法学院。

    “耿红,你说我们该怎么办?”耿红望着她。

    “邢艳,我认为你应该先回黑龙江去,然后根据情况再做定夺。”

    秋叶如诗,盈一帘静美。秋雨若画,品一叶知音。苍凉过后依然保有生命质感,深秋时节恋一曲山河静好,殷殷情怀看鲜衣怒马,尘世几多浮华。落落秋意,凝眸含笑,静然中豁然清朗,宽容便成了生命里最美的感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靠的就是一份理解和包容,一分感情的相融,一份沟通和互动,少些猜忌,多些祝福;少些埋怨,多些呵护。将人间的爱与怨淡然,无言却是真情,让人感动也温馨,送走了邢艳,她回到家。

    惜时门庭若市,此刻人走院空。父母亲、陈静阿姨她们都会到什么地方去?用心苦读的她感到一种失落。

    “同学,你找谁?”耿红来到政法大学。

    “我找黄为民。”

    “学校里没有学生了,唯有少许老师在反省。”耿红这才感觉这次运动相当凶猛。

    “老爸没上课,会不会在单位?”她加快步伐来到最高法院。

    “耿红,你找谁?”

    “我,我爸在吗?”

    “你爸,他不是住院了吗?”耿红顿感天浑地暗。

    “孩子,在同仁医院。”山朦胧、水朦胧,烟雨满楼,藩篱痼疾韵味浓。问人间何事苦匆匆,何事临窗无语空立夜风中?心飘零、影飘零,菱花镜里为谁清颜忧思浓?忆亲人,忧梦中,叹人间聚散苦匆匆,忍教伊人孤影伫立朔风中。别梦依稀回首处,人去楼空别绪无涯,何处诉情衷?都付了一纸虚空…已经有了认知的她冷静观察着日月的交替,时局与法律的关系。

    “把反动学术权威耿锋揪出来。”耿红依旧淡淡一笑,往事再次涌上心头。依法治国难道说仍然是一纸空文?刚刚恢复的人心、良知又是昙花一现。

    耿红一把推开人群,被围住的人叫喊起来。“你要做什么?”

    “我找黄为民。”

    “耿红,你怎么也在这?”

    “跟我来。”黄为民被带到住院部。

    “你知道陈静阿姨和你爸的情况吗?”黄为民摇摇头。

    “赶紧回家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