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 第一章岁月如澜(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8. 第一章岁月如澜(八) (第3/3页)

出兴奋

    和感动,将军夫妇俩来到女儿住的窑洞。夫人来到炕头上,顺手打开母女俩

    的饭菜。酸憷顿时涌上心头:少量的土豆掺着野菜,小碗醋和盐。

    “孩子,这就是你们吃的饭吗?”耿红瞪大双眼望着姥姥。白雪梅擦拭着

    眼泪,没有心酸,只有幸福、喜悦的泪珠。

    “宝贝,你还没叫姥爷、姥姥吧。”耿红低着头。

    “快过来,让姥爷看看。”白将军拥着耿红。面黄肌瘦让老人惺惺相惜,

    饥饿和窘境更是令他焦急万分,将军把泪水流进肚里。

    “爸、妈,我给你们做饭。”将军接过女儿的水。

    “真甜!”

    “是啊,水土养育着一方人。”

    “爸,这水是老支书每天跑几十里山路给送来的。”白将军站起来,拿起

    水桶往外走。

    “首长,我没有把闺女照顾好,环境太艰苦了。”

    “马崽,年轻人吃点苦没有甚,让她们懂得新中国来之不易,必须艰苦奋

    斗。”白将军语重心长。

    “女儿,家里没有面粉吗?”夫人惊讶望着雪梅。

    “姥姥,我们过年才能吃二顿饺子,平时都是土豆和野菜,偶尔有些小米。”

    “宝贝,姥姥对不起你们。”耿红把毛巾递给夫人。

    “妈,如果没有老支书的帮助,也许我们都见不到了。”白雪梅从柜子里

    翻出小米,然后拿出土豆,决定给父母亲享用。

    白将军和马新挑着水回到窑洞,雪梅端上太行山的特产“和子饭”,耿红

    高兴的手舞足蹈。

    “姥姥,我们又过节了。”将军夫妻俩和支书马新、白雪梅泪流满面。

    “宝贝,姥爷明天就去给你们要白面。”

    “不,就今天。”白将军放下碗筷,直接来到镇上接通了军分区司令部的

    电话。

    5吨大米、10吨面粉,军用食品和棉衣、棉被等急需物质送到白庄,太行山

    欢笑了,白庄的百姓跪到将军面前。

    “白将军,你是我们的救星。”

    “不,我是你们的儿子,是大山的儿子。”

    “老爷,您真棒,说话算数。”耿红带头鼓掌。

    “乡亲们,这是我们子弟兵从牙缝里拥出来的,我希望大家能勤俭节约。”马新望着众乡亲。

    “首长,我没有把乡亲们带好。”

    “马崽,这事不能怪你,我也有责任。”在马新的带领下,白将军夫妇俩

    走遍了白庄每户村民,用爱和感激之情弥补着政策失务带来的伤痕。光阴渐

    行渐远,人世浮沉聚散。又有几人能真正放下尘念,出尘离世,端坐如莲,

    素然恬淡,不理尘世的喧嚣,不畏惧沧桑的流年,安之若素,静默安然?踏

    着凝重的脚步,触摸着风雨沧桑的雕痕,苦苦地追寻你。唐代书法家苏灵芝

    手中笔墨婉畅、刚柔相济的《田琬德政碑》;宋代名将岳飞那雄劲有力的《

    出师表》;颜真卿临案手书的《千福碑》……

    “爸、妈,您们带耿红回城吧,我要在这里等耿锋。”将军夫妇俩静静沉

    思起来。

    白将军拿出烟卷,猛猛地吸了几口。慢慢走出窑洞,望着光秃秃的黄土高

    原。这贫脊的大山、善良、憨厚的山里人,心中荡起了无穷的愁肠。

    “首长,闺女不想走了。”

    “她,她应该留在这里替我还债。”将军送给马新一支烟。

    “不,她必须跟你回城。”马新静静望着一生崇敬爱戴的人。

    “马崽,雪梅去与留,应该由她自己决定,我们必须尊重她的意见。”马

    新摇摇头,随后又点点头。回到窑洞,老支书一语不发,将军夫人对女儿的

    固执十分震惊。

    “闺女,你回城吧?”马新实在是憋不住了。

    “马崽,本来我想在白庄住段日子,看到这些,我决定明天就回城,千万

    别惊动乡亲们。”将军夫人非常理解丈夫。

    “雪梅怎么办?”

    “她自己决定!”将军的毅然决然让白雪梅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宝贝,妈妈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听姥姥、姥爷的话。”白雪梅紧紧搂

    住女儿。

    “妈……”耿红嚎啕大哭起来。在人生的路途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

    无法改变。无法改变他人,就只好改变自己。希望总在等待中延续,把生命

    中的苦涩在等待中压缩成记忆,把生命中的等待扩展成平和的幸福。人生不

    一定要绚丽,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平和也许才是我们更幸福的期待,才是我

    们更恒久的生活。运动的磨练让她更成熟,生活的砺炼使她坚定。在大家与

    小家间,丈夫对法律的执念,自己对生活的热枕,目的就是为了感恩社会和

    百姓。

    作者梦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