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一章岁月如澜(七) (第3/3页)
一个孩子的成长与父母亲的教育不可分割,太行山的所见所闻给她积累了
丰厚的人生履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她的聪明才华来
自俭朴和节省,她的善良来自大山的淳厚和执朴。细心、耐心、诚心让她在
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精益求精,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更加瓷枕和细腻,认真做
事的风格在艰苦的环境中形成。
“妈妈,我将来也要当老师。”白雪梅紧紧把女儿搂进怀中。
“宝贝,当老师必须要有爱心和责任心,不能误人子弟。”
马新回到家中,当急安排老婆准备团圆饭。“我要把雪梅母女接过来过年。”
“这事你说了算。”妻子乐喝喝望着丈夫。“好,我去叫她们。”马新走
出窑洞。
白庄逢年过节有个不文成的规定就是窜门。将家中包的饺子或蒸好窝头轮
流赠送,这种礼仪延续了多少年谁也不清。马新端着老婆包好的饺子来到白
雪梅所在的窑洞,耿红见到他非常高兴。
“爷爷,我和妈妈明天就去给您好拜年。”
“闺女,我们山里也没甚,我来请你们母女去过年。”马新流着幸福的泪
水。
“叔叔,谢谢你!”马新把耿红搂进怀中。耿红跟着母亲来到老支书的家
中,老支书的儿子满脸笑容,老婆拉着雪梅看了又看。
“闺女,过年了,明年有个好兆头。”白雪梅拿出母亲的信。
“叔叔,这是我妈来信。”
“闺女,老首长好吗?”
“叔叔,过段时间她和爸回来看你们。”
“我就说么,眼睛跳准有好事。”
“快,我们团年了。”老支书的妻子端出一只下蛋的老母鸡,还有镇上分
给的猪肉,土豆丝和一盘炒鸡蛋。“娘,这是我长这么大最好的一顿团年饭。”马小伟高兴给耿红瓣鸡大腿。
“闺女,今天特高兴,喝点你婶酿的红薯酒吧。”
“爷爷,红薯能酿酒?”耿红瞪大双眼。
“来,为雪梅和孙女来我们家过年干杯。”
“爷爷,好苦。”窑洞里传出欢快地笑声。
“就是,太苦了。”马小伟望着母亲。
“没事,苦尽甘来嘛。”白雪梅和耿红吃着饺子,马新和老婆吃着窝头,
这就是山里人,他们有着朴实地作风,有着待人诚恳的品德,把大山好客的
习俗承传着。
“爷爷,你为什么不吃饺子?”
“宝贝,爷爷吃窝头好消化。”雪梅感动的泪流满面。
“耿红,爷爷没有压岁钱给你,这两个水果就当作压岁钱吧?”马新将苹
果和梨子递给耿红。
“爷爷,您留着吃吧。”
“宝贝,我请你们来过年,哪有不给压岁钱的道理?”耿红流着感激的泪
珠。
白庄在黄土高原是有名的贫困山区。常年不见雨水,种下的庄稼也是靠天
养着,偶尔可以收获点成本那就是丰收。为了守住这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山区
,山里人无怨无悔,艰难渡日。白雪梅和耿红就是在这种环堵萧然的穷山沟
生活着,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于山里人,耿红也受到了教育和启迪。汇聚着人
生的经典,对社会、百姓感恩,对未来和事业执着和忠诚。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梅在太行山过节,耿锋和他的战友们在原江农场
迎来了第六个春节。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相同的心情,思念和期待
一年比一年好是中国人的常态。“207,农场领导来了。”管教民警来到他的
监舍。
“首长好!”陈场长静静望着他。
“207,过节了,你应该尽自己的能力组织大家搞点活动。”
“首长,我没有这方面能力。”
“能力我不怀疑,关键是不想做奉献。”陈场长示意民警把农场准备的糖
块发给他。
“谢谢首长!”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应该普天同庆。”耿锋露出淡淡笑脸。
“207,过年了,给妻子写封信吧,回头让人给你发了。”耿锋感动得泪如
雨淋。
“谢谢首长!”
“207,实事求是,把自己的改造情况如实回报。”耿锋望着陈场长默默点
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