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家长里短种田忙 第二十二章 李家过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家长里短种田忙 第二十二章 李家过往 (第2/3页)

,三兄弟都只有一子,但看其资质只有李鸿睿最聪明最通世事。果然他不负众望,十五岁时考中秀才。老人家得知喜讯,立马将李家房契、地契都改成了李鸿睿的名字,并交给李氏爷爷保管,待李鸿睿成家后便转交给他。

    可老人家刚刚病故,老大便自称家主,要求查看地契房契,并要求将大部分田产房产转到他的名下。当老二(李氏爷爷)拿出地契房契时,上面名字早已是李鸿睿了,老大便指责老二蒙骗老人家,擅自更改地契房契,老三信以为真,也跟着大闹,几兄弟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就要动武!

    这时,李鸿睿及时请来了村长、族长,才将战火暂时扑灭。~村长、族长都是李家后人,自然也知道老人家留下的遗训,且地契房契更名之事就是由他们经手。

    有了二人的担保,老大无法,只好闹着要分家,并要求家产平分成三分。这事又闹了许久,李鸿睿很有些手段,又有村长族长的帮忙,最后将后排主屋分成三份,老二自然是住中间最大最好那部分,右边给老大,左边给老三。田产自然大部分归李鸿睿所有,老大、老三只分到一小部分。

    对于这样的结果最不满的是老大,他自小便认为自己是下一任家主,可父亲偏心老四,先是放任他将家产败得不足百分之一,后又暗自将这本就稀薄的田产房产转给李鸿睿!原本过惯富足生活的他怎么能忍受这么一无所有的日子?于是老大一家便记恨上了老二一家,据说老大临终前交代子女:一有机会就须夺回家产,将老二一家从族谱中除名。

    老三自从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族长、村长的作证,先前的不快尽数散去,反正他从没想过能分得多少东西,也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安安分分的过日子,跟老二一家的关系也恢复如初。

    自分家事件以后,老大一家便隔三差五的找茬占小便宜,这些自然不在话下,李鸿睿对他们也是多番忍让、不予计较。

    后来,李鸿睿去考举人,老大一家得知消息,居然连夜进城给胡县令报信,并将老人家的遗训一并告知,有顶头上司阻拦,李鸿睿自然落榜,连考几次均是如此,李鸿睿很是心灰意懒,对老大一家所为却完全不知。

    胡县令在此连任三届后才调走,新来的武县令为官清明,是个好官,李鸿睿便决定去找武县令谋个差事。本抱着去试试的想法,与武县令一见,却似多年老友般相谈甚欢,李鸿睿因此留在了县衙任文书,后任师爷,直到武县令调走。

    李鸿睿任职期间,对自己多次参考落榜一事耿耿于怀,便借职务之便查证一番,才知这全是胡县令所为,县令夫人娘家也出了不少力。后来李鸿睿家里与老大一家因小事吵架,老大女儿无意中咒骂李鸿睿一辈子别想中举,李鸿睿觉得奇怪,又是一番查证,才得知自己仕途如此不顺,最初阻拦使坏的居然是自己的亲生大伯!

    得知此事后,李鸿睿大受打击,再也无心仕途,对老人家留下家训中的家仇之事更是无心再寻,他叹道:“自家不清,何以怨人?!这家仇还是留给子孙们吧!”那时正值武县令升职省府,武县令本欲带李鸿睿同往,李鸿睿婉拒,却托武县令在省城为几位妹妹找几户小康之家嫁了过去。

    自那以后李鸿睿便归家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