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5章 赈灾和买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65章 赈灾和买粮 (第3/3页)

院,我这就去叫他。”少年连忙去叫人。

    这些年李过以李毅的名义收容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孤儿。

    这些孤儿进入少年队,就要读书识字,接受天下大同思想的教育,李毅有空也会为他们讲课。

    所有少年队的人都会称呼李毅为师父,算是李毅最忠心的一群追随者。

    而等少年队的人考过算术课后,会进入农会和商队任职,也算是李毅变相掌控农会和商队的手段。

    随着农会的发展,现在农会已经发展成拥有上千管事,三万成员的庞然大物。

    而商队也在范永年的发展下将私盐生意做到整个延绥,还发展了诸如纺织、铁器、兵器等生意,利润每个月能达四千两银子。

    这些大都是范永年的功劳,商队也是他一手创立的。

    只不过范永年虽然是大掌柜,可商队事务大都控制在高小甲和一众少年队掌柜的手里。

    “大人,你为何来了?”范永年恭恭敬敬的行礼道。

    李毅指了指旁边的凳子,示意他坐下说话。

    “这段时日你采购草药,寻找郎中,做的很好。”

    范永年笑着道:“大人过誉了,我只是跑跑腿,可比不上大人勇冠三军,千军万马取上将首级的威风。”

    李毅哈哈大笑道:“市井流言已经传的如此离谱了吗?”

    范永年坐了下来,“此事之后,百姓对于农会,对于大人都十分感兴趣。已经有说戏之人,打算将此事编成戏剧来说。”

    “哦?”李毅微微惊讶。

    “这些年官府倒行逆施,百姓苦不堪言,都想出现一个英雄人物,能教训官府,为民做主。”

    李毅欣然道:“有压迫就有反抗,这是一件好事。”

    “我这次来找你,是要你从粮商那里买粮。”

    范永年道:“大人只管吩咐。河南、山西的粮商我已经沟通好了,只要大人需要,就能运过来。”

    李毅点点头道:“这次不仅是赈灾官署的名义买粮,还要以农会、商队的名义去购置粮食。只不过农会和商队购置的粮食要存放在延安和碎金镇两地。”

    “大人打算拿出多少银子买粮食?”

    “赈灾官署现在有七千两银子,全部换成粮食。而农会将购置三万两银子的粮食,商队购置两万两。”

    这加在一起就是五万七千两银子,按照市面价格,能购买差不多十万石粮食。

    范永年有些疑惑道:“大人,如今西北虽然缺粮,可还不至于购买这么多粮食吧?”

    李毅笑着道:“形势变化很快,要不了多久,河南、山西的粮食怕就无法运来陕西了。”

    范永年不太明白的问道:“大人为何会这么认为?”

    “你不必怀疑,商队早做准备就是。”

    接下来几日,范永年去了山西。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饥民营地的存粮越来越少。

    李过忧心忡忡的道:“师父,粮食还能撑两日,若是范掌柜运不回来粮食,那可怎么办?”

    “你先带人去延安府周围买一些散粮,应该能多撑两日。”

    “要不然咱们缩减配额呢?”

    李毅苦笑道:“现在饥民的配额也只是勉强果腹,又能怎么缩减?”

    李过咬牙切齿的骂道:“这帮狗娘养的官府,扣押赈灾粮食看着饥民挨饿,难道就不怕天打雷劈吗?”

    李毅神情肃然的沉默不语。

    眼下还远远没到起事的时机,他不想这些饥民成为贼寇,被官府围剿十不存一。

    希望范永年不要辜负期盼,早点运粮食进来。

    好像是听到了李毅的心声,第二天,晋商那边第一批粮食就从山西运来过来。

    粮食就是人心。

    有了粮食,饥民们本来浮躁的心顿时安定下来。

    无数饥民围了过来,就是想看到粮食入库,这些粮食可是他们活命的本钱。

    这边粮食一到达饥民营地,消息就传到了王薄均耳朵里。

    王薄均大怒,把秦知县叫来痛骂一顿,让他务必断了饥民的钱粮来源。

    只要掌握了赈灾钱粮,就拿捏住了饥民的七寸。

    接下来官府说什么,饥民只能听从。

    秦知县没有办法,只能叫来师爷商议。

    当第二批粮食运来的时候,官道上的关卡立刻多了不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