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 赢不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九章 赢不了 (第2/3页)

展览坯的制作的前五道工序:选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和陈腐。

    上午进行的是选矿和瓷矿粉碎两项。

    江生进入展厅的时候,正好看见卢爱莲在与参观者慢条斯理地介绍选矿的部分。

    “展览因为条件所限,并不能在现场给大家介绍矿石的采集方式,只能由我来口述,请大家见谅。”

    卢爱莲说着,调整了幻灯片,播放了一条窑工上山采集矿石的视频。

    “业内专家多年来潜心研究,发现想要提高建盏烧制的成品率,必须选用南山村的黄白色黏土、大黎村的玫红色黏土和后井村的猪肝色黏土三种黏土按比例混合,之后再添加少许腐殖酸适中的荒地田泥才行。”

    卢爱莲说着,一一指向身前桌案上的土继续解说道:“后井村的猪肝色黏土含铁量高,是建盏泥胎的主要成分,占比在七成以上。

    大黎村的玫红色黏土只含有少量的铁,但可以增加泥胎的耐高温性和抗变形性,是泥胎中的第二要紧成分,占比不超过两成。

    南山村的黄白色黏土含硅、铝量大,粘稠度高,丰富建盏泥胎中的微量元素配比的同时,和腐殖酸适中的荒地田泥一道增加了泥胎的可塑性和可延伸性,两种土都只需要微添加即可。”

    卢爱莲将土一一介绍完毕后,又开始介绍制作釉料的材料。

    “水吉红土和草木灰釉料是建盏釉料的灵魂,早在宋朝时期,窑工们就发现用山上富含铁质的石英长石质石头研磨成浆,可以用做烧制建盏的釉料,并命名为原矿釉。

    现代科技研究证明,水吉红土中的铁质高达15%以上,而釉料的含铁量越高,烧出的建盏就越美。

    而经过业内专家多年研究,发现可以在水吉红土中人工添加草木灰,使得烧制出来的建盏形成特定的斑纹,这便使得建盏出窑之后的花纹不再变得完全不可知,至少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是油滴还是兔毫,入窑之前就可以预知。”

    卢爱莲说着,拿起一只鹧鸪斑建盏继续说道:“这只金缕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