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奇功震天阙 (第2/3页)
住我上万蒙古勇士,他终究还是我囊中之物。
传令中军减速后退,避其锋芒,从两侧迂回,击其他侧翼,左右钳制,务必要生擒活捉贾琮!”
……
三百火枪手连续射击,动作节奏越发流畅,后队弩箭持续发射,将残蒙骑队压制在射距之外。
但是贾琮神情却愈发凝重,因为光凭八百枪手弩兵,绝对无法长久抵挡上万骑兵。
蒙古人首次遭遇火器,因有些不知所措,才会暂时处于下风,但这种状态维持不了多久。
那位统领两万军骑的将领,绝不是什么泛泛之辈,他只要稍受挫折,很快便会想出对策。
艾丽笑道:“玉章,他们前锋骑队,减慢冲锋马速,有退却迹象,蒙古人真是不堪一击。”
艾丽无心之言,贾琮却脸色大变,他想到残蒙中军突然退却,必定是对方主将已经有所醒悟。
中军骑阵强行冲锋,即便冲破己方枪阵,也会付出惨重代价,所以躲避锋芒行侧翼击破之计。
一旦八百军阵两翼被攻,顷刻间就会陷入重围,到时不要说战胜,所有人都要死于万骑之下。
贾琮立刻飞身上马,喊道:“所有骑兵立刻上马,往释甲土山撤退,避开残蒙骑兵侧翼。”
他叫过禁军牙将于承忠,说道:“我会带骑兵西撤,引开蒙古骑兵大队,你们马上往城墙撤退。
只要进入城头弓箭覆盖范围,多半就能保住性命,此战如能得胜,你我都生还,我必为你请功!”
于承忠面色郑重,说道:“末将等能保住性命,全赖威远伯以身引敌,卑职感激不尽,伯爷千万保重。”
贾琮的三百骑兵和五百禁军,几乎在顷刻间散阵,各自往不同的方向退却。
三百骑兵策马奔驰,自然是来去如风,于承忠五百禁军,险象环生之下逃命,退却速度可比战马……
就在五百禁军向后退却,经过火器工坊时,看到工坊中冲出五辆马车,飞快追上三百神机营骑兵。
……
残蒙骑兵大阵之中,蛮海正指挥中军退却,骑阵左右两翼包抄,意图击破对方侧翼,最终包围歼灭。
只是他刚指挥中军退却,左右两翼还未及发动,却见对方八百军阵停止攻击,毫无预兆的散去阵型。
而且周军阵势散去以后,竟分成两拨不同人马,向着不同方向退却,让人顾此失彼,不知去追哪头。
特别是那三百骑兵行动如风,几乎在间不容发之际,便冲出了蒙古精骑右翼前方,向西北快速退却。
蛮海气得摔了马鞭,他在瞬息间,便损失中军数百骑兵,对方却未伤一人,在他眼皮底下快速脱身。
忍不住大声骂道:“该死的贾琮,竟如此狡诈,趁我军阵调动间隙,居然能快速变阵应对,逃之夭夭。
怪不得他能在辽东灭了女真三卫,战阵之上,眼光之准,应变之快,当真非同凡响!”
身边副将说道:“二王子,敌阵分成两拨退却,我们到底该去追哪拨,还是立刻分兵去追?”
蛮海说道:“自然要去追堵骑队,你没看见骑队领头,那身极显眼的明光铠,那就是贾琮!
另一拨逃走的散兵游勇,根本没必要去理会,方才从工坊还冲出五辆大车,跟随骑队退却。
难道这些车上装了要紧东西,可能就是工坊营造的精良火器,右翼转前队,全军追击,不能放走贾琮!”
随着蛮海军令下达,万人骑阵改变方向,整体向右侧回旋,使原先侧翼包抄的两翼,仓促间生出紊乱。
整个骑阵花了片刻功夫,才顺利导正方向,如同黑色狂潮,仿佛漫天席卷,紧紧的咬在三百骑阵之后。
只是残蒙骑兵大阵调整方向,委实花费了一些时间,双方追逐的距离被拉开一段距离。
……
神京城东城墙,大批五军营弓箭手,守护城头每一处空隙,弓箭虚张,严阵以待。
忠靖侯史鼎带领守城将官,人人眺望城下那场对战,虽然双方力量悬殊,却格外针锋相对。
当贾琮以区区八百军阵对敌,使得残蒙万骑前军人仰马翻,城头众人都不由自主发出欢呼。
但双方兵力实在悬殊,对阵不过片刻之间,贾琮便收阵撤退,引得蒙古精骑大队穷追不舍。
城头观战将领皆心生担忧,不少人都请命出城救援,但都被忠靖侯史鼎拒绝。
五军营中军参将王麟,日常跟随在史鼎左右,所以对事情根源知道几分。
赞道:“大帅,威远伯虽兵力远逊对方,但极善于扼要战机,战阵应变迅捷果断,实在是一等一将才。
即便当年先荣国公在世,也难有这等果敢勇略,荣国贾家当真后继有人。”
……
史鼎方才看到贾琮以数百之军,正面迎战上万残蒙精骑,心中十分担忧,甚至后悔原先商议。
几乎就要改变初衷,领兵开城救援,但最终克制住冲动。
因残蒙来敌是赫赫两万精骑,神京城虽是大周国都,但城内骑兵不过才数千,无力与数万敌骑抗衡。
如果贸然领兵出城救援,等待他的只有全军覆没,而且会撼动大周国都安危。
等看到贾琮以八百军阵,迎战上万残蒙精骑冲阵,临危不乱,指挥若定,靠着火器犀利强劲,竟能抢夺战阵先机。
他心中才重重松了口气,心中的担忧才渐渐放下。
史家和贾家乃姻亲之好,他日常经常出入贾府,听多了贾琮的事迹。
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