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功高定罪愆 (第3/3页)
,说道:“立刻宣他入殿觐见。”
稍许时间,韦观繇便入阁叩拜,说道:“启禀圣上,经大理寺多日稽查,军囤泄密案现已落定。
大理寺正杨宏斌取得证供,昨日日落擒获主犯段春江,此人是北逃汉人后裔,安达汗麾下达鲁花赤。
受安达汗所命而潜入神京,便是他设计从陈瑞昌口中,套取北地军囤相机密,致残蒙破关南下之祸。
经杨宏斌数番筹谋拷问,段春江已悉数招供,昨晚大理寺调集人手,连夜在城中缉拿嫌犯。
至今日天明时分,十一名残蒙细作,十九名市井嫌疑,全部都已缉拿归案,大理寺正在审讯落证。
此案两名从犯,齐国公府陈瑞昌,荣国府亲眷薛蟠,因涉及两位出征将领,兹事体大,未曾轻动。
但齐国公府和荣国公府,大理寺已调派人手警戒,随手可以入府缉拿……”
……
在旁史鼎听到荣国府薛蟠,不禁大吃一惊,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荣国府也牵扯军囤泄密之事。
他日常和夫人来往荣国府,知道薛家寓居贾家多年,自然也知薛蟠其人,只是从没言语交谈。
心中不禁暗自焦急,琮哥儿出征在外,按昨日那份来信,以他的城府手段,多半会再立军功。
他又遇建功立业之机,官爵上如再现荣耀,对贾史两家都有好处,更何况两家早有儿女之意。
没想到在这关键当口,居然也会后院失火,当真是太不走运了些。
而且薛家的姻亲之缘,本在荣国二房身上,和荣国长房并无关联。
只是眼下这当口,史鼎也不好为贾琮说话,不然实在太着痕迹些。
嘉昭帝突然看了史鼎一眼,似察觉到他眉宇间不安,他想到史鼎所言,贾琮回师应敌之事……
…………
说道:“军囤泄密大案,导致战事糜烂,边镇失守,流毒甚广,涉案者无论身份贵贱,不可姑息,以儆效尤。
军囤机密被陈瑞昌泄露,玩忽职守,罪无可恕,大理寺立即缉拿,审讯落案,不得有误!
那个薛蟠纨绔浪荡,涉案其中,虽是无心之过,但难免从犯之责,缉拿入狱,相机定罪。”
嘉昭帝并不关心薛蟠生死,他身为九五之尊,把持万里江山之人,不以一人一事阖于私愤。
即便陈瑞昌不经薛蟠引荐,段春江还会找其他途径,接近勋贵子弟,套取军囤机密。
对于嘉昭帝来说,薛蟠不过微不足道蝼蚁,但他和贾史两家有牵连,贾琮和史鼎是他心腹之臣。
眼下残蒙兴兵南下,残蒙甚至奇兵突袭,上万精锐在枕榻之侧,正需要将帅效命之时
嘉昭帝迫于眼前形势,自然不看僧面看佛面,他方才话中意思,有高高抬起,轻轻放下之意。
……
史鼎也是朝廷老臣,也听出皇帝话中意思,不由自主松了口气。
他并不关心薛蟠生死,但薛蟠此事落罪从轻,对贾家冲击牵扯越小。
贾家国夫人是他姑母,贾琮是他器重的后辈,甚至是将来姻亲之婿,他自然满心要去维护。
……
韦观繇也是官场半生,智慧通达老练之人,史鼎能听出皇帝话语,他自然也能听得出来。
这倒让他有些为难,但微微思索片刻,还是开口说道:“启禀圣上,此案侦缉过程中,另生出一桩缘故。
早前因案情尚未查明,大理寺对各涉案之人,都进行轮番深挖细查。
薛家因祖辈出身金陵,大理寺便行文陪都三法司,翻查薛蟠的底细。
没想陪都三法司回函,薛蟠三年前涉及伤人致死案,并已在结案前暴毙身亡,苦主金陵冯家撤诉。
但如今薛蟠安然无恙,还好端端的活在神京,当年金陵之案审理,必定有官员严重舞弊。”
史鼎一听这话,方才衣松懈的心思,一下又被提了起来……
嘉昭帝脸色阴沉,问道:“当初是何人审理此案?”
韦观繇回道:“启禀圣上,审批此案之人,乃应天知府贾雨村。”
嘉昭帝冷声说道:“堂堂应天知府,正四品高官,混淆生死,枉法舞弊,他好大的胆子!”
韦观繇说道:“启禀圣上,此事涉及官员舞弊,应有吏部立案审理,三法司为协从,正可合法纪。”
嘉昭帝沉声说道:“吏部选官失责,对这失德之人,窃取陪都要职,滋生枉法之祸,此事不可轻纵。
韦爱卿,你出宫之后,立即传朕口谕,命吏部派员翻查此事,锦衣卫下文金陵千户所,缉拿贾雨村落案!”
史鼎听了此话,心中微震,他常往来荣国府,夫人李氏走动更勤,因此对贾家内事,比旁人知道更多。
隐约听夫人闲话提起,贾雨村乃贾家联宗之人,不外乎是平户巴结豪门,以便于官场取利却势。
侄女湘云常居贾家内院,小姑娘嘴巴灵巧,更是耳聪目明,贾家姑娘视同姊妹,闺阁闲话最多。
有次回府之后,曾经闲话聊起,这贾雨村与林如海有旧,曾做过林家姑娘启蒙师。
他能为金陵应天知府,乃是得林如海引荐,表兄存周为其奔走,这才谋得四品职。
贾雨村因此向慕贾家,才有联宗巴结示好。
圣上一旦彻查此事,吏部必要推诿责任,林如海牵扯较浅,无关要旨,置身事外。
但是表兄存贾存周,无论如何难逃干系,一桩军囤泄密案,居然七拐八拐,惹出这等祸事。
如今贾琮出征在外,贾家无人主持大局,这次只怕麻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