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宅门生死局 (第2/3页)
话头也太难听些。”
王熙凤说道:“这还不是最离奇的,即便出了这种有辱门庭之事,二太太还一味护着秦显夫妇。
让琮兄弟和老爷一顿排遣,这才是不情不愿松了口,这事看着未免太过奇怪。
秦家到底给了二太太什么好处,竟让她这么死命出力维护,这里头要是没有古怪,我是决计不信的。
而且秦勇眼下逃走了,官府也拿不到人,这事一时还消停不了,以后还不知会不会有变故。
原本二房治家出了大差错,二太太难辞其咎,我本想就着这个势头,正好做成裁撤用度的打算。
只是方才堂上的光景,一下找不出合适话头,而且二老爷也在场,他和琮兄弟连着情分,有些话不好说开。
但是明年西府用度,比起今年还要吃紧,这些得罪人的事不做,吃苦受累终归是我们几个管家人。
眼下二房出了大纰漏,如不趁火打劫,打蛇随棒,以后想办成就更难了。”
……
五儿说道:“二奶奶说的极是,东府才不到百来人口,上头也没长辈礼数,自然事事清简。
可西府是世勋府邸,公中要养这么多人口,立不住规矩,事事都胡混,迟早吃不住耗费。
不过奶奶说因二老爷在场,有些话不好说开,我倒是不这么想。
三爷从小和二老爷亲近,不单是二老爷对三爷小时维护扶持,更是因两人性情有相投之处。
二老爷做派周正,看重诗书礼数,三爷也是佩服的,平时话语中也提过。
二老爷知道奶奶这些打算,未必就心里不自在,只要是在合适场合说开,说不得也能成事。”
王熙凤一听这话,眼睛微微一亮,稍加思索,脸上露出笑容,显得格外飒丽娇艳。
笑道:“还是五儿最细心聪明,这些话倒是提醒了我,原先还真是想窄了。”
她对着门口喊了一声,丫鬟丰儿伶俐的进来,问道:“二奶奶有什么吩咐?”
王熙凤说道:“你去叫林大娘过来,我在里屋等她,有要紧事吩咐她做。”
五儿和平儿面面相觑,五儿更有些迷惑,方才不过随口一说,二奶奶难道就想到点子?
没过去一会儿,丰儿便带了林之孝家的回来,王熙凤带人进了里屋。
五儿和平儿听到里屋传出说话声,这个隔着厚实暖帘,并听不清具体内容。
过了盏茶功夫,林之孝家的才出了里屋,脚步不停地出了院子。
平儿见王熙凤神色古怪,忍不住笑道:“二奶奶这是摆什么阵势,怎么还神秘兮兮的。”
王熙凤笑道:“戏班里的把戏,要想演的好看,可不能露底,说了就不灵了,你们就瞧好吧。”
……
荣国府,东路院。
内院之中,李纨牵着儿子贾兰,正在各处走动,指派丫鬟婆子做好差事,各守其处。
自官府衙差入府拿人,虽女眷都到内院堂屋暂避,并没受到丝毫冲撞。
刘彬芳也严厉约束手下,搜寻内院不得有丝毫侵犯,但对整个东院二房依旧是莫大冲击。
加之贾政回府大怒,将内外院管事秦显夫妇,驱赶关押入外院柴房,整个东路院显得格外阴沉压抑。
王夫人去了西府之后,又是一直没有返回,院中丫鬟婆子人心摇动。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赵姨娘反而心情不错,嘴里磕着瓜子,站在自个院门口,好整以暇的瞧热闹。
因秦显家的是王夫人心腹,日常在内院颇有派头,王夫人不待见赵姨娘,她自然也不给赵姨娘好脸色。
如今秦显一家子倒霉,赵姨娘自然兴致勃勃,心中爽利之极。
最后还是李纨见内院没了章法,才出面各处巡视管制,稍稍安抚住人心。
李纨见了内院这等情形,心中不由叹息,将儿子的手牵得更紧些。
当年她是国子监祭酒李守中嫡女,家世出身颇为清贵,丈夫贾珠更是荣国二房袭府世子。
贾珠更是刚过舞象之年,便得中进学秀才,也是神京勋贵子弟之中,引人注目的人物。
却没想八年前生出巨变,贾珠年纪轻轻便故去,原本令人艳羡的姻缘,如今只剩下无尽唏嘘。
即便如此,李纨有儿子贾兰,依旧能在大宅门过的体面。
贾母对孙媳妇颇为关照,让她吃了双份月例,让她可以妥善教养儿子。
虽然最终贾琮继承荣国爵,二房迁移到东路院,但李纨对此并不太在意。
她只是守寡之人,除了培植儿子之外,本也没有其他指望。
再说家中出了位文华惊人的堂亲,对儿子读书学业之事,也是极好的激励榜样。
……
只是婆婆心有不甘,一直觊觎西府家业,和大房关系不睦,时常闹出纠葛。
李纨作为儿媳妇,自然收敛脸色言语,自保其身罢了。
而近年以来,二房势头越发颓废,唯一的嫡子宝玉,生性懒惰,荒唐无能,还被宗人府废了前程。
眼看着二房将来难有出头之日,如今又闹出家奴逼死人命之事,二房的名声已越发不堪。
自己也出身书香门第,实在有些引以为耻,儿子以后还要读书科举,二房家声败坏,多半也会伤及前程。
但这些不是她可以左右的,也只能过一日算一日,用心教养好儿子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