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九十五章 觊觎论生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九十五章 觊觎论生死 (第2/3页)

贾母之言,心中虽郁恨翻涌,但也无言可以反驳。

    贾母见儿媳妇这幅嘴脸,也猜到她心中所想,心中不禁有些叹息。

    说道:“你记得我一句话,宝玉想要过上好日子,他和琮哥儿两个兄弟和睦,才是最要紧之事。”

    王夫人听了贾母的话,觉得老太太如今也是认命,开始一味替琮哥儿说话,宝玉竟要看他脸色做人……

    她虽脸上绷不住,依旧强笑说道:“老太太说的都是道理,一家子兄弟和睦,至亲相扶,才是兴家之道。”

    贾母微笑说道:“你有这个见识便是极好,以后都按这个道理行事,也就事事顺遂了。”

    ……

    王夫人没忘今日入荣庆堂的缘故,她硬着脸皮将话底夯实,略微思索过恰当言辞。

    说道:“老太太一心为宝玉打算将来,也是宝玉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只是我时常仔细思量,如今琮哥儿继承家业,宝玉将来成家立室,竟半点家当依仗都没。

    以后我和老爷到老朽之身,二房只怕比现在更窘迫些,宝玉必定过得愈发艰难,这让人如何忍心。”

    贾母听了这话,心中也有些揪心,她做一辈子豪门贵妇,自然知道贵勋豪门家业传承道理。

    祖传家业都由嫡脉爵主继承,偏房支脉只能分些外置房宅薄田,不过支撑温饱罢了。

    将来自己蹬腿西去也就罢了,只要儿子还在世,琮哥儿多半是会顾及情分,宝玉也吃不到苦头。

    但儿子也是过五十的人,等到他也百年之后,人情债用过一世就罢了,谁还会再理会我的宝玉。

    宝玉又是从小娇生惯养,也不懂讨活生计的本事,到时只怕十分磕碜,比宁荣街上讨温饱的远亲还要悲苦。

    自己手头虽有不少嫁妆私囊财货,拿出几千两银子,补贴宝玉的亲事,外人也说不出什么。

    但总不能整箱财宝往宝玉房里抬,这满府耳目哪瞒得住人。

    真当琮哥儿和凤丫头是瞎子不成,他们因此生出怨怼,那就是给二房惹祸了。

    自己蹬腿之后,以大房孙子和媳妇的厉害,这些私房财货必跨不出西府门槛,外人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

    王夫人见老太太脸色难看,若有所思的样子,便知道自己说到老太太心坎上。

    她急忙趁热打铁说道:“与其将来担忧宝玉,不如现在帮他积攒家当,将来也好有备无患。

    媳妇最近一直思量此事,倒是让我想出一个妥当办法。”

    贾母眼睛一亮,说道:“你想到了什么好法子,说来我听听。”

    王夫人见话语火候已到,便将用自己两间嫁妆铺子,从鑫春号分销自造货物,诸般想法一一道来。

    说道:“老太太,宝玉成亲这种大事,公中也只能拨两千两银子,到头来还要老太太出体己。

    媳妇实在于心不忍,我想出这种法子,也是想给宝玉积攒家业。

    况且也不是占晚辈的便宜吃,自用真金白银从鑫号进货,琮哥儿和曲姑娘可不吃亏。”

    正在捶背的鸳鸯,一向关注贾琮的事情,自然听说过鑫春号的来由,暗地里就是三爷办的家业。

    二太太这话都让自己占理,鑫春号自己生意兴隆,难道有钱不会自己去赚。

    好端端把东西行价出给太太的铺子,白白让太太赚走自家银子,太太还说没占人便宜,这话也有脸说出口。

    ……

    贾母听了这番话,也是大为心动,说道:“我看你这法子妥当,咱们也不占人便宜,这是做正经生意。

    当初珍哥儿便是心太贪,暗使手段想抢夺人家店铺,如果他也像你这般公道谨慎,老实和人做生意。

    何至把宁国的家业都败了,连自己性命都赔了进去。”

    王夫人见贾母首肯,喜道:“老太太说的极是,咱们做人只要公公道道,就不用担心惹祸上身。

    只是这种事情,老爷担着官身,不好去和琮哥儿说道,儿媳妇说话也未必有份量。

    阖府就老太太最尊贵,又是琮哥儿亲祖母,只要你老说和此事,必定一说就成的。

    这事只要办成了,家门内外也是一桩佳话,才是真正的兄弟和睦,至亲帮扶。”

    贾母听了王夫人的主意,也觉得极好的点子,可为自己宝玉积攒家业。

    但听说让她去和贾琮说和,一张老脸不免有些发僵,心中也有些发虚。

    她是神京贾族的老祖宗,不管对着族中何人都腰杆硬朗,唯独对这继承祖业的孙子,实在有些底气不足。

    这些年贾琮可给她吃了不少挂落,只要他觉得不能办的事情,就有一堆理由对付自己这祖母。

    但贾母觉得王夫人法子不错,为了自己宝玉的前程,也只能硬着头皮办上一办。

    大不了先听听孙子口径,察觉有什么不对,把话说圆乎混过去就罢……

    贾母说道:“鸳鸯,如今也快日落,你去东府转转,琮哥儿没回府你就侯着,回了就说我找他有话说。”

    ……

    伯爵府,贾琮院。

    上午贾琮被传召入宫面圣,他提出用走私之法,与鄂尔多斯部进行物资交换。

    以这种隐蔽边贸手段,促使鄂尔多斯部向大周绥靖依附,分化残蒙势力凝聚。

    同时入宫议政的王士伦和顾延魁,对贾琮的奇思妙想,深表赞同,嘉昭帝也已首肯此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