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九十三章 并蒂生情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九十三章 并蒂生情祸 (第2/3页)

的。

    再说店铺的掌柜和伙计,都是我从南边带来的陪嫁,没了店铺这些人也不好安置。

    薛家是商贾之家,他们做事只计算银钱,我们贾家是国公门第,也这般行事会让人笑话。

    你这法子虽然不错,我却不能这么办,总要顾着贾家二房和老爷的体面。”

    ……

    秦显家的听王夫人这话,心中不禁有些腻味,如今贾家二房已这等德性,还有什么体面可言。

    偏生太太还这等傲气,每日将体面二字挂在嘴边,也不怕别人听了寒碜……

    但是这话她只敢在心里转悠,绝对不敢漏出半点口风神情。

    因为他们一家子也走投无路,在贾家只能跟着二房混日子。

    追根溯源,当年司琪的外婆王善宝家的,在东路院虐待过琮三爷,还逼得琮三爷的丫鬟跳河。

    从此王家和琮三爷结下死仇,最终王善宝家的被贾琮治死,王家和贾琮成了解不开的死扣。

    王善宝家的外孙女司琪,虽是二姑娘迎春的贴身丫鬟,也因此无法在贾家立足。

    早早被迎春还了身契,又赏了一笔银子,打发了自行嫁人,王善宝一家子彻底被扫地出门。

    因王善宝家的女儿嫁给了秦显兄弟,秦显家的算是司琪的婶娘,秦王两家洗不脱的亲缘关系。

    自从贾琮在贾家发迹,秦显一家子也成了过街老鼠,从此便走了下风口。

    两夫妻先跟着贾赦邢夫人混日子,没想倒霉起来喝凉水也塞牙,没多久大老爷和大太太也倒了。

    东路院搬来二老爷和二太太,秦显两夫妇无路可走,只能又跟着王夫人听使唤。

    要是他们敢去西府找路子,二奶奶忌讳着琮三爷的仇怨,必定要伸手碾死他们。

    这些年秦显家的暗地之中,不知多少次咒骂王善宝家的,这短命的婆子惹的事,害的秦家一辈子不得翻身。

    虽她和王夫人是王八看绿豆,其实她内里并不觉得对眼,只是无路可走罢了。

    ……

    她见王夫人死要面子,一时有些语塞,不过她别有所图,必要给王夫人出个主意,后头事情才好说话。

    笑道:“太太这话有理,老爷和太太都是尊贵人,哪里能像我们这般想事,倒是我少了见识。

    太太不愿出租嫁妆铺子,左右细想也是极好的,正好能用另外一个妥当法子。

    这个法子比起出租铺子,既不张扬又极体面的,且能给太太赚来大笔银子,必能给宝二爷风光大办亲事。”

    王夫人听了眼睛一亮,说道:“竟还有这种好法子,快说来我听听。”

    秦显家的笑道:“太太是尊贵人,日常都在内宅坐镇,所以外头的闲事知道不多。

    可我那当家的因管着外院家务,每日都在市面上跑动,所以知道不少事情。

    如今鑫春号在神京只有一家分号,便是当年的绣娘香铺。”

    王夫人听到绣娘香铺的名字,心中猛然跳动两下,这铺子的名字她可最清楚。

    当初东府的贾珍就因这间铺子,生生把宁国家业和性命,全部折了进去……

    秦显家的继续说道:“鑫春号自己造的香水、香皂、牙膏牙刷等稀罕物。

    只在自己商号售卖,从不在别家分销,所以他们想买多贵就买多贵,根本没人能抢他们生意。

    听说神京城许多大商贾都动过心思,找了各种路子想要分销鑫春号货物,结果都被铺子掌柜拒绝。

    虽然有有些人不服气,但鑫春号是内务府皇商,背后又站着琮三爷,没有人敢动歪心思。

    琮三爷的好处自然不会便宜别人,但是太太和老爷却是不同的。

    凭着老爷和琮三爷的情分,只要太太想法操持此事,彼此是这等血亲恩义,必定是能够成事的。

    那绣娘香铺早几年便听说,每年能净赚五万两银子,如今鑫春号的名气愈发响亮,现在必定赚得更多。

    太太的嫁妆铺子如能分销鑫春号物件,这银子还不山堆海流般赚进来。

    要是我们私下把价码放低一些,连绣娘香铺的生意都能分走一半。

    到那个时候太太数银子都要眼花,还用愁宝二爷成亲短了花销……”

    ……

    王夫人听了这话,心头一阵狂跳。

    当年贾珍想要霸占绣娘香铺,便言之凿凿说过,这铺子一年能赚五万两银子。

    当年就曾让王夫人十分妒忌羡慕,她做过荣国府十多年当家太太,也算见过大世面之人。

    即便以荣国府的豪富,一年各类收成也不到两万两,自从贾琮降等袭爵,公中进项比往年更少了大截。

    由此可知,一间年盈利过五万两的铺子,对王夫人该是多大的诱惑。

    更不用说如今贾家二房落魄,王夫人是爱排场体面之人,对银子的觊觎渴望,比以往愈发炙热强烈。

    而且,秦显家的出的主意,又不是让自己侵占秀娘香铺,不过是凭着家门亲情,分销鑫春号的货物。

    自己也是真金白银去鑫春号进货,可不是白占家门晚辈的便宜。

    那秀娘香铺一年能赚五万两银子,自己有两间嫁妆铺子,要能分润一二万两生意,也就心满意足了。

    到时即便是蜗居东路院,日子过得也能比西府风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