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八十九章 音书惊旧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百八十九章 音书惊旧颜 (第3/3页)



    这事情正好可以拜托二叔料理,这是再合适不过的事。

    我父亲过世之后,二叔在族中颇有威望,为人处事,颇有些手段,老铺子的掌柜都忌他三分。”

    贾琮听了宝钗这话,不由想起去年荣庆堂上,曾见过这位薛二老爷。

    此人相貌俊雅,谈吐举止,十分不俗,让他留下深刻印象。

    按照这位薛二老爷的形容气度,薛宝钗说他颇有手段,贾琮一点都不会怀疑。

    他不知怎么突然想到,哪位薛家二房小姐,早就有耳闻的薛宝琴。

    当时两人并未见面,薛宝琴因身体抱恙,一直坐在马车中未露面。

    但薛家二房临行之时,那车帘掀开的惊鸿一瞥,让贾琮记忆犹新。

    又和宝钗聊了其他杂事,贾琮亲自磨墨蘸笔,宝钗在书案前坐下,执笔便给二叔写信。

    ……

    宝钗写完给薛远的书信,笑道:“薛家店铺部分出租,开春后家中剩余生意,也要重新清算梳理。

    我听宝琴信中说起,明年入冬之前,二叔大概都会在金陵,正好请二叔代为整顿打理。”

    贾琮好奇问道:“明年入冬之后,薛二老爷又要远行游商?”

    宝钗笑道:“这回二叔可不是出门游商,而是要送女出嫁。

    上年宝琴和梅翰林家定亲,明年宝琴就到及笄之年,早则明年入冬,晚则后年开春,就要送嫁入京。

    二叔和蝌兄弟都要同行的,到时薛家两房人口,可是又要聚到一起。

    琮兄弟,梅翰林名讳瑾林,他还是你翰林院同僚,这倒是一桩巧事,琮兄弟可认识此人?”

    贾琮笑道:“我这个翰林学士,不过占了个名头,不在翰林院担任固定职司,每日只是去卯露脸。

    翰林院人口众多,倒不是个个都熟悉,不过我刚入院的时候,葛大人给我引荐过各房主官。

    其中就有这位梅翰林,此人沉稳,话语不多,但却给我留下印象

    他是正六品翰林侍讲,据说在翰林院已十年,从未被外放,是院中老资历人物。

    葛大人说他学养深厚,精研典籍,曾在宫中上书房侍讲。

    赵王、宁王都受过他教诲,在翰林院中算是有根底的人物。

    只是我和他不过一面之缘,从没有什么言谈交情罢了,不过梅家也是京中有名书香门第。”

    贾琮自嘲说道:“比起贾家骤然而得的翰林门第,梅家已出过两代进士,翰林学养深厚许多。”

    宝钗微笑道:“照琮兄弟这般说来,梅翰林听着倒很体面,怪不得二叔会和他家结亲……”

    ……

    贾琮也写了封给曲泓秀的书信,此时日头已西沉,只在远方留下霞光,窗外也渐渐昏暗。

    英莲拿火折子进书房,将书案旁八角烛台点亮,房间里辉映暖融融光芒,将她的小脸映照分外娇艳。

    贾琮说道:“宝姐姐,时候也不早了,不如就留下用个便饭。”

    宝钗笑道:“早听说琮兄弟院里,日常饮食都偏南菜口味,我今日就叨扰一次。”

    她又让金钏回梨香院传话,告知薛姨妈不回去用饭。

    贾琮又叫来龄官,让她吩咐厨房上些南货菜肴,必定合宝钗的口味。

    等到堂屋里开始掌灯,游廊檐头灯笼也被点亮,院子里响起急促脚步声。

    原是王熙凤院里粗使丫头,得了平儿吩咐来和晴雯传话。

    说是年尾西府账目繁杂,她和五儿留王熙凤屋里用饭,晚上盘点好账目再回。

    晴雯让小丫头去厨房传话,今晚酌量增减饭菜,又见龄官从书房出来,说是宝姑娘今日留饭。

    晴雯听了往书房一望,寻思往日林姑娘、三姑娘常去书房,宝姑娘可是去的极少。

    笑道:“二姑娘、林姑娘、三姑娘经常留饭,她们和咱们混的熟,都一桌挤着热闹,也不用太忌讳。

    宝姑娘毕竟是外亲,又是第一次留饭,总归要多些礼数,让三爷也体面些。

    咱们去西厢房抬张闲置小案,专给三爷和宝姑娘用,我们大桌上坐着便是。”

    龄官笑道:“还是晴雯姐姐想的周到。”

    两人抬过小案安置,龄官再去厨房督促张罗菜肴。

    书房里贾琮和宝钗只聊了盏茶功夫,龄官便进来请他们用饭。

    两人进了堂屋,宝钗见堂中一张圆桌,另外设了一张精致小案,分明专给自己和贾琮用。

    想来也是自己日常少来的缘故,思虑颇为周到。

    案上已摆了烘焙金丝鳗块、火腿炖肘肉、炒枸杞芽儿、香菇炒素鸡等五六道菜,还有一碗荷花莲叶羹。

    宝钗笑道:“琮兄弟过的精细日子,身边丫头都好生细心,事事都帮你想到,一点不用你操心。”

    两人落座用饭,宝钗只吃过小碗饭,各色菜式倒吃的可口,也只是浅尝即止,并不太过量。

    她又陪着贾琮小酌两杯,俏脸微有了红晕,就此停下酒盅,烛光映照之下,愈发显得娇美醉人。

    两人又聊些金陵旧事,彼此谈锋交融,话语默契投机,很是其乐融融。

    宝钗笑道:“当初金陵刚见琮兄弟,你忙着抄写经文,又是各种公务繁忙,也没有多少空闲时间。

    本该陪你走走金陵典故,那时也没有多少便利,倒是我怠慢了地主之谊。”

    贾琮笑道:“这也不当什么事情,以后总还会有机缘的。”

    宝钗说道:“你们爷们做的朝廷大事,可以天南地北闯荡。

    我们这些闺阁二门难迈,一辈子能去多少地方,像曲姑娘这样的能为福分,可不是每个女子都有的。

    像是琮兄弟说的那种机缘,不知那年那月才得有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