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二章 书山再启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二章 书山再启程 (第2/3页)

亦真时真亦假,就是如此。

    不过贾琮却带着贾政给他准备的六礼束脩,去了洛苍山柳宅拜见师傅师母。

    所以这些贺喜的人物,大都没有见到这位如今轰传神京的少年奉议郎。

    省了贾琮许多敷衍应酬的麻烦。

    ……

    这两年贾琮在青山书院读书,常去同样地处洛苍山的柳宅走动,与柳静庵的亲眷大都熟络。

    柳静庵的夫人崔氏,出身清河崔氏大族,不仅精通诗书,还以善琴闻名,是神京最知名的琴房知音阁的客卿。

    对这个俊美知礼、勤勉刻苦的少年,崔氏一贯很是嘉许,如今见他拜在自己老爷门下,自然十分欢喜。

    竟从珍藏中取出一具桐木古琴送给他做见面礼,笑称入柳家门下,既要学师傅治学齐身之术,也要学师娘的七弦清音之术。

    这倒是让柳衍修吃了一惊,自己夫人收藏的古琴,都是难得的珍物,连家中子弟都少有相赐。

    自己这弟子品貌出众,倒是很讨自己夫人喜爱。

    柳静庵膝下有二子,长子任江西布政司,次子在任钱塘知府,都没在身边,家中年长一些子孙基本都出仕。

    柳家子孙自小都在家塾读书,十三年前柳静庵致仕,便在家塾中教子弟读书。

    加上柳静庵兄弟三房,这十几年竟出了七个进士,享誉天下士林。

    秀才、举人在柳家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也怪不得柳静庵被人称为学圣,却为名下无虚。

    贾琮拜柳静庵为师,在柳家的辈分可不低,被好几个年长他许多的柳家子弟,恭恭敬敬的叫小师叔,搞得他很不好意思。

    柳静庵既收了他做弟子,传道解惑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可不是像以前贾琮上门请益,他只是就事论事的指正点拨。

    贾琮经过了院试,下一步科场就要面对秋闱之试。

    历来要进学为秀才,只要贯通四书五经,熟悉制艺之学,就具备考取的必要条件。

    但到了秋闱,却比院试难了数倍,在秀才学识基础上,需精通制艺八股,纵横策论之术,试帖诗之法。

    秋闱中八股中选难度已极高,要想达到中举的水准,天资和勤奋缺一不可。

    而要写好策论,更是需要考生研读大量兵书、农书、律法、政论等方面的书籍,这样策论下笔才能言之有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