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537章 不留手尾、不落口实 (第1/3页)
远东银行对苏联普通民众来说,除了配给的物资,还象征着他们对自由开放的向往。
就像喝惯了格瓦斯,即便麦当劳的可口可乐味道很怪,民众仍争先恐后品尝。
为的就是那一口自由的滋味。
较之于普通民众,因为见识过更大世面,苏联的企业家们对自由的向往犹有过之。
“有列宁驾坐在克林姆林宫,叫一声斯尔德洛夫上前听分明,我命那瓦西里去把粮食弄,天到了这般时分不见回程嗯嗯嗯嗯嗯嗯~”
莫斯科的夜晚,银行贵宾厅。
吊灯投下冷白色的光,翟远靠着椅背哼唱评剧,一手翻看着利秘书整理出的贷款名单。
贵宾厅里,几个从香江调来的会计师低头整理资料,被迫欣赏翟老板的艺术。
“徐经理,这间冶金厂什么情况?”
板眼一收,翟远敲敲桌案,指着名单上的一处询问身边审计团队:“有冇派人去调查过?”
今次团队的负责人是个姓徐的秃顶男人,徐文海,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出身,此前在明尼苏达州一间银行做高管。
时值美利坚银行业危机爆发,上千所银行倒闭,徐文海连同班底都被翟远聘请再就业,负责处理远东的业务。
“翟先生,我们派人去过。”
徐文海推了下鼻梁上的厚底眼镜,说:“这间冶金厂位于图拉州,原本年产千万吨粗钢,但从1979年起,产能骤降到不足三分之一,如今工人出勤率也极低,管理层也完全失控……”
徐文海简单解释了一下冶金厂的现状,
从七十年代尾开始,这间冶金厂的经营状况便处于亏损状况,能撑到现在全靠每年虚报指标,继而再将厂里的机器人为报废,向上级索要换领新机器的经费,钱一到手厂子里从管理到工人分得干干净净,等到第二年照方抓药,继续以换领新机器的名义中饱私囊。
这个模式持续了数年之久,财政部每年拨款给工厂输血,直到更上一级的官员来核查底账方才暴雷。
徐文海继续说道:“最近几年旧模式玩不下去,冶金厂回归正轨,生产虽然勉强恢复,但那些消极怠工的工人还在,管理层也无心经营,工厂的产能已经非常之低,处于持续亏损阶段。”
翟远轻轻点头:“即是话,这间冶金厂既看不到未来,又缺现金流,那价值呢?”
徐文海低头翻了翻资料,接着汇报道:“它的厂区占地两千余亩,临近铁路专线,算是比较优势的部分。另外厂里值钱的除了货仓,还有周边还有一片未开采的铁矿,至于再多就看不出什么价值。”
翟远摩挲着手里的香烟,沉吟片刻问道:“对方打算从远东贷多少钱?”
“冶金厂报上来的数目是三千五百万卢布,理由是要更换一套新炉膛,外加解决工人工资拖欠问题。”徐文海斟酌着说完,又继续补充道:“不过根据我们的判断,这钱就算全数批下去,也填不满冶金厂的窟窿,更不必说将来的发展。”
“即是一定会违约喽?”
翟远点了下头,望向几位专业人士,缓缓开口说道:“我对工厂不感兴趣,不过土地和货仓还算有些价值。但是一间濒临倒闭的国营厂,都敢开价三千多万卢布,当我们远东是开善堂呀?所以各位不妨帮我分析下,怎么用最低的价钱,让这间冶金厂变成远东的抵押产业?”
“三千五百万卢布的确太高,实际上即便是一千万卢布,冶金厂也不可能偿还得起。”
徐文海与几个同事简单聊了两句,回头对翟远说道:“银行如果要放贷,假设一千万卢布,那这笔钱可以拆成两笔走账,一半以营运贷款名义,一半锁死做机器更换的经费,条件是要厂区土地连同货仓做抵押,另外在合同里多加埋一个条款,一旦贷款逾期将自动转换成冶金厂的股权。”
债转股,后世常见的债务资本化,如今金融领域新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