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6章 开业(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36章 开业(下) (第2/3页)

个人或立或坐,咧嘴发出半开玩笑的调侃。

    “市长、部长、行长同志,第四坦克师奥尔洛夫报到。”

    奥尔洛夫环视房间三位长官,又冲翟远笑着点下头:“我手下的伙计们已经将第一批物资护送进银行,考虑到今天银行门口至少汇聚了2万多位市民,物资调配方面多花费了些功夫。”

    落地窗外,街面上人潮黑压压一片,

    十几辆军车开道,第四坦克师的战士们手揸步枪,竖起铁马阻隔人潮,将一个个箱子搬进银行清点。

    奥尔洛夫从怀里摸出一块金表,晃了晃:“我来是特意提醒各位同志,市民们都在翘首以盼,不要忘记剪彩开业的时间。”

    “当然,我们现在就下去。”

    翟远看一眼三大长官,笑着说了声,搂着利枝一马当先走出会议室。

    身后的波波夫、爱德华、维克托三人对视一眼。

    波波夫咬着雪茄,笑容可掬的说道:“比起美利坚来的金融大亨,我更喜欢这个知进退的香江年轻人,虽然他们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是的,他懂得拿捏分寸。”爱德华微微颔首,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美利坚的资本家一副救世主的模样,而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示弱,什么时候该把钱塞到每个人的口袋里。”

    维克托挑了下眉:“我必须承认,他比欧美来的金融大亨更懂得本地政治潜规则,连文化部的宣传口径都在为远东银行发声……但这样的人同样很危险啊。”

    “帝国的大厦摇摇欲坠,或许正需要这样危险的人来撑一撑,历史一再证明,真正推动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敢于打破常规的人。”

    波波夫喷出团烟雾,环顾另外两人,低声说道:“除了亚佐夫元帅和克格勃保守势力,第一书记和第一主席都致力于推动苏联经济体制的改革,远东银行和众多外资银行一样,都是国家初次尝试的实验品……至于会不会变成牺牲品,我可以提前向大家透露的一些消息,改革派和激进派很快会联手进行一场翻天覆地的计划,加速向市场经济过渡,旨在与世界经济系统挂钩。”

    这番话说完,爱德华和维克托脸上都露出动容之色。

    一旁的奥尔洛夫更是瞪起双眼,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消息。

    “唯一的问题,他不属于任何派系,在苏联没有根基,也没有血脉绑定。”

    波波夫上前两步,将雪茄放进烟灰缸,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虽然我们目前给予远东银行的信任和便利,将来也许随时会被重新评估,但显然不是现在。所以各位远东银行的股东们,在形势还没有变糟糕之前,先下楼参加开业剪彩吧,远东银行需要我们站台,我们也需要向第一书记和主席,表明自己积极拥护经济改革的态度……”

    …………

    公历1990年6月20日,

    坐落于涅格林纳亚街道十三号,远东银行门口挂起一条红色彩带,

    在资本主义入侵的年代,剪彩对苏联官员早就不算陌生,随着相机快门的喀嚓声响起,翟远为首的远东银行股东们面带笑容,齐齐剪断手里的彩带,周围礼花筒随之绽放。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机会与挑战并存,远东不仅仅是一家银行,更是一扇通向世界经济的窗口。”

    翟远站在银行门口,握着话筒,用尚不纯熟的俄语背稿,给足了苏联民众面子:“无论是企业家或者普通市民,远东银行都希望在将来成为你们可靠的伙伴,这间银行不仅是你们而开,也为莫斯科的未来而开……”

    短暂的演讲最后伴随一声‘多谢’宣告结束,在波波夫市长的领掌下,人潮中响起阵阵掌声。

    随着银行两扇玻璃大门缓缓推开,

    莫斯科远东银行,正式宣布开工营业。

    霎时之间,市民挥舞着手中的卢布,如潮水般涌进大厅。

    这幢莫斯科歌剧院旧址,原本可以容纳1700名观众,短短几分钟便人满为患,各处窗口排期长龙,休息区座无虚席,特意分出来十几个白俄女人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