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我不相信任何人 (第2/3页)
车辆。
“我来见奥尔洛夫将军。”
阿列克谢带着翟远走下车,冲哨兵笑着打声招呼,敲了敲后备厢:“香江来的朋友送来了很多礼物,记得帮他分给每一位守卫莫斯科的无产阶级战士。”
两名哨兵笑吟吟上前跟阿列克谢打过招呼,打开车子后备厢,脸上瞬间露出惊愕表情。
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堆砌整齐的万宝路香烟,将后备厢塞得满满当当,丝毫没留下空隙。
对普通市民来说,相较于美元或马克,香烟在苏联更加实用,几乎人人都能理解其价值。
一盒万宝路,在黑市可以换取两公斤白糖,在军区可以换两把AK。
真正硬通货!
取决于奥尔洛夫对改革的的倾向性,第四坦克师已经算军部里日子过得比较舒坦的部队,至少军费无拖无欠。
但当看到成条的香烟码放在车里,对这些大头兵来说,仍不亚于开采到一座金矿油田。
而就在大头兵们震惊溢于言表之际,
翟远与阿列克谢已经一同走入军事区的灰色外墙。
脚踩坚硬冻土,厚重的铁门一道道被打开,
两人穿过一处停满装甲车的院落,走进主楼,沿着一条铺着暗红色地毯的走廊前行,来到一扇门扉半掩、透出暖黄色灯光的会客厅门口。
“翟先生,请进。”
阿列克谢递给翟远一个眼神,推门而入,扑面而来的是混着香烟与伏特加的浓烈气味。
会客厅里,几位身穿呢子大衣的军官正低声交谈,随着门扉推开,所有人齐齐回头望了过来。
“奥尔洛夫将军。”
阿列克谢跟其他几位军官打过招呼,目光望向当中那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
他拍了拍翟远的后背,微笑引荐道:“这位就是我向您提过的,来自香江的翟远先生。”
一束束目光齐聚在翟远身上,
翟远同样打量起周围环境。
客厅里挂着老旧斑驳的列宁画像与纪念油画,几个军官围坐桌案,面前摆着伏特加与酒杯,烟灰缸里堆满烟蒂,凌乱的花生壳散落一地。
而被阿列克谢说了一路的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奥尔洛夫中将,
此时就坐在居中位置,用毫不掩饰的目光上下打量翟远。
“1200万美元!”
奥尔洛夫手撑桌案,豁然起身,铁塔相仿的身材仿佛拔地而起,让翟远不自觉用他跟上官勇敢做比较。
最后得出结论,这家伙比上官勇敢还壮了一头。
奥尔洛夫用别扭的普通话爆出‘1200万美元’这个数字后,又换成俄语叽里咕噜说了几句。
翟远侧头望向阿列克谢,
阿列克谢低声翻译道:“1200万美元,你把要给文化部的这笔钱或者物资送到第四坦克师,将军保证你接下来的任何业务,在莫斯科一路绿灯。”
翟远闻言笑了下,初次见面招呼都未打过,就如此直接了当谈钱。
我钟意。
“那你告诉他。”翟远微笑望着奥尔洛夫,对阿列克谢说道:“如果我能见到改革派的核心人物,加夫里尔-波波夫市长,用文化部宣传,军部背书,加上市政府盖章,在莫斯科顺利开起自己的私人银行,我给他的将不止是一个1200万。”
银行,钱的中介。
1988年,苏联在美利坚的煽动下,放松并取消了对外资的部分限制,
令到苏联第一次出现了中央银行以外的专业银行——储蓄银行、外贸银行、商业工业及建设银行、住房公用事业及社会发展银行等等
继而进一步经济自由化,又将这些专业银行商业化,旋即哈萨克斯坦成立第一所‘塔尔图商业银行’,第二家‘维京银行’紧随其后伫立在圣彼得堡市区。
一场来自上层的经济改革愈演愈烈,
1990年也就是今年,上个月改革派刚刚颁布了《银行与银行业务法》与《国家银行法》两部法典,
在确立中央银行独立地位的情况下,正式允许成立国家银行、专业银行与私人银行并存的多元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