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3章 我不相信任何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533章 我不相信任何人 (第1/3页)

    弗拉基米尔市是一座比莫斯科更古老的城市,弗拉基米尔这个名字,也是斯拉夫人历史最悠久的名字之一。

    人才辈出!

    时任莫斯科第四坦克师师长,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奥尔洛夫中将便是如此。

    1948年,奥尔洛夫出生于弗拉基米尔市一个工人家庭,父亲在铁路工厂工作,母亲是缝纫厂女工,

    1966年,十八岁的奥尔洛夫考入列宁格勒军事学院,主修坦克与装甲兵作战指挥,

    1970年,大学毕业,奥尔洛夫被分配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边防营,投身苏联远东边境的军事重地。

    1975年,奥尔洛夫被调入远东装甲部队,负责指挥战术训练和军事后勤,

    翌年,参与进阿富汉入侵前的军事顾问任务,为苏联在南亚的战略部署提供顾问支持,由此开始接触地方军政官员,逐渐建立起一张稳固的关系网络。

    1979年,阿富汉战争爆发,奥尔洛夫正式参与实际作战指挥任务,担任坦克师作战顾问,在战场上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

    几年后,奥尔洛夫从前线调回莫斯科总部,担任师级指挥职务,因出色战功授勋,并升任第四坦克师师长。

    1988年,奥尔洛夫除了负责第四坦克师的管理部署,军衔亦晋升为中将,同时兼顾军部与政府高层的协调工作,与边防、军需、官僚保持紧密联系,成为莫斯科军部中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最多三年,奥尔洛夫将军就能进入总参谋部,影响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决策。”

    军车行驶在郊外一条公路,

    阿列克谢在车里,向翟远介绍了自己的顶头上司,继续承诺道:“当然,就算是现在,奥尔洛夫将军依旧与市政府保持紧密关系,涉及到军工厂、退伍军人安置和住房分配问题,连波波夫市长也要通过他与军部打交道。”

    翟远微一点头,听到波波夫市长这个名字时,眼神动了动。

    无论是文化部或者军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与莫斯科市政府建立合作关系。

    加夫里尔-波波夫,莫斯科第一位市议会选举产生的一把手,改革派与激进派的核心人物。

    “军部应该是保守派的代表吧?”

    翟远靠在椅背上,侧头望向阿列克谢,饶有兴致问:“这位奥尔洛夫将军与改革派走得这么近,难道不怕安全委员会的人找麻烦?”

    “翟先生,苏联与香江不同,苏联很大,如果您按照文件上的派别去找人,未免太不了解国情。”

    阿列克谢咧嘴笑了笑,当着开车的军装司机,毫不避讳说道:“军官的党证是红的,但家里的冰箱要靠卢布去填满,孩子们的未来要靠住房和学校来保障……我们在远东前线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克格勃安全委员会?那是一帮只会写报告、盯电话、搞审讯的家伙,穿着皮鞋坐办公室,他们的枪口,更多时候是对着自己人。”

    阿列克谢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露出揶揄笑容:“更何况人并非机器,即便是克留奇科夫主席每个月的薪水也只有400块卢布,如果去黑市兑换美元,大概还不足80块。所以当初克格勃从东德撤离时,他们千里迢迢也要将二手的洗衣机、印刷纸、家具、毛毯、毛衣运回苏联,什么派别不派别都是假的啊……”

    阿列克谢说着,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张美元,俯身前探,塞进司机的上衣口袋里:“亚历山大下士,告诉我,什么才是真的?”

    司机手握方向盘,瞟了眼胸前露出的一截钞票,目视前方,大声道:“是美金,上尉!”

    阿列克谢大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冲翟远促狭一笑:“只要翟先生开得起价钱,无论保守派、改革派还是激进改革派,他们都会变得顺从且务实,这就是莫斯科!”

    ……

    五月的莫斯科,郊外的空气里还带着湿冷,道路两旁仍能见到残留积雪。

    车子沿着一条铺着碎石的通路缓缓驶入,

    车窗外,高耸的俄式建筑灰白厚重,门口伫立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牌,上面刻着军事区的徽案。

    两个全副武装的哨兵站岗,手里握着自动步枪,目光直直扫向来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