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这梵音,终要染上硝烟味了 (第3/3页)
湿衣散落滩涂。
河阶上诵经的老僧却闭目微笑:“那伽龙王睁目矣……”
手中念珠,随桨轮节拍捻动更快。
威慑如无形蛛网覆盖次大陆。当舰队泊靠苏拉特港时,古吉拉特的苏丹直接献上整船未切割的戈尔康达钻石。
切割匠在“大风号”甲板现场作业,金刚石粉末被海风吹散如星尘,落入杨开天正在调试的航海罗盘磁轴缝隙。
“妙哉!”他突发奇想,将钻粉混入青铜轴套,“金刚不坏,或解磁偏难题!”
秦枫拾起一粒逃逸的钻石,阳光下棱面折射出七彩光斑,映着港口飘扬的赤金龙旗——黄金与佛国,在此刻被熔铸进同一副枷锁。
……
设“天竺行省”的典礼在梵蒂冈特使眼前展开。
没有血祭,没有战俘枷锁。工部官吏在卡利卡特城堡广场竖起两座青铜碑。
左碑以汉、梵、泰米尔三文铭刻《互市条约》,右下角阴刻“洪武十七年工部监造”徽记。
右碑却是幅浮雕,大明海船高扬巨帆,船舷伸出齿轮咬合的吊臂,正将成捆棉纱卸入敞开的印度神庙。
典礼高潮,随军而来的“天工院”学徒突然散入人群。
他们打开檀木箱,展示镀铜的织机飞梭、带滚珠轴承的牛车轴轮、双铧铁犁……围观的手工业行会首领眼放精光。
“此物可抵百人纺纱之力!”
杨开天亲自示范飞梭,梭子撞击声淹没在恒河风铃里。当夜,三百份技术图纸被竞购一空,收购者包括毗奢耶那伽罗帝国的密探。
暮色浸染孟买湾时,一艘阿拉伯三角帆船试图靠近舰队。瞭望哨尚未示警,“墨翟号”二层炮窗红光骤闪!
轰!
炮弹精准落于船首十丈外,炸开的石灰云团中浮出金色粉末。
那是藏红花与金粉的混合物,阿拉伯商人祈求贸易的古老信号。
朱棣冷笑挥袖,炮口微抬三度。
第二枚炮弹尖啸着掠过帆顶,将后桅帆撕成漫天金雨。商船慌忙转舵,留下海面久久不散的香料余香。
秦枫抚过发烫的炮管,摇头轻叹:“这梵音,终要染上硝烟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