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集大明之力,为汪洋铸甲 (第2/3页)
,却同样危机四伏!
可是,为了近距离指导,为了能亲眼看到第一手的资料,杨开天不顾危险,始终坚持在这里指挥,也激励了无数将这位杨侍郎当做偶像的年轻工匠。
危险,从来都是与机遇并存。
在这样不顾危险的努力下,研发进度突飞猛进,每时每刻,都可能迎来最终的成功,标志着新纪元的轰然开启。
然而……要将千年前不可思议的墨家机关术,跟老师秦枫口中描述的那些更加不可思议的科技融合在一起,走出一条属于大明,属于大明工部,属于杨开天自己的科学道路……
谈何容易?!
其实除了秦枫之外,哪怕杨开天自己,都不知道现在做的事情,是何等崇高而艰难。
到这个时候,其实就算是授业恩师秦枫,也已经无法给杨开天提供更多的具体指导,只能是粗略点明一个方向,然后辅助参考一些建议,仅此而已。
杨开天手下并非没有帮手,依托整个大明的力量,无数天资聪颖,有志于天工开物的年轻人,从全国各地纷纷涌来,聚集在这里,聚集在他的身边。
但即便如此……要完成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业,依然是千难万阻。
春去秋来,试验场的土地被漏油浸成深褐。失败的残骸堆积如山,成功的原型机也从最初的笨重、缓慢,变得日益流畅、高效。
原本只是描绘在图纸上的“墨翟号”、“龙腾号”、“大风号”未来巨舰的轮廓,也从模糊的想象,渐渐凝成精确的零件。
巨大的工厂深处,杨开天以及一众年轻科研人员并肩写作,争论辩论的声音,常常响彻昼夜。
为了大航海,杨开天为大明铸就一刻跳动的红心,日夜不停。
然而为了支持这颗年轻的心脏的跳动,整个大明帝国,华夏万里神州,都随之调频,提供不遗余力的支持。
“批!!”
户部尚书黄铎,也已经不复当年的青涩模样,看着一叠厚厚的账单,眼皮接跳动几下。
烧钱!
这完全就是烧钱!
罢了!
只是片刻犹豫后,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