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情非得已 (第2/3页)
府后托人捎过一次信来,说父亲回了老宅,万事一切小心。”
“我日夜苦读,只为有一天,能重振徐家。就这样,隐姓埋名的过了四年。我与母亲花重金买通了专往苏州的信差,定期的打听父亲的事。哪料到,四年后,却传来了父亲病重去世的消息。”
“父亲身子骨一向健朗,怎地会突然去世?我与母亲再也顾不得其它,暗地里花银子找人打探。才知道,原来父亲过世前到过京城。几个月前安南侯府四处打听我与母亲的下落,又放出风说,找到了我们的尸身,父亲一急之下,这才上了京,回程的路上染了风寒,早早去世。”
“母亲得知父亲去世后,一病不起,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对侯府的恨一日盛过一日,若不是侯府,若不是那周雨睛,她与父亲怎会生离死别?母亲这辈子最重要的人就是父亲,四年间隐姓埋名,也是为了让父亲不受拖累。”
欣瑶忽道:“小叔叔,若是早点给祖父你们的音讯,祖父也不会去世这么早!你可知道,祖父找你们找得甚苦,便是全爷这些年为了找你们,不知道花了多少精力,银子,求了多少人!”
徐宏远听得,又落下泪来,道:“我与母亲两人,何尝不想早些与父亲团聚?本想着隐居些时日,等风声过了,再无人注意我们母子俩,就回祖宅与父亲团聚,哪里料到,不光是侯府,宫里也有人打听我们母子俩。”
“宫里?”
蒋欣瑶,蒋全异口同声惊呼。
“小叔叔,你如何知道是宫里的人打听你们?”
徐宏远道:“说来也巧。搬了宅子后,我与母亲请了几个外乡人在家中当下人,其中有个孙婆子专门负责采买。那日她上街买菜,偏巧看到有人问她可听说过蒋宏远这人?”
“这孙婆子为人机灵,回话说,我一个外乡婆子,哪里见过什么蒋宏远,张宏远的。回了家,孙婆子便把这事当成笑话讲给我与母亲听。还笑说,少爷,这年头叫宏远的人可真多。”
“当时,我与母亲搬了宅子,母亲想着给徐家留个后,就让我改了徐姓。我忍着惊讶,问孙婆子那人什么长相,持什么口音?孙婆婆子回忆说,京城口音,长相白白嫩嫩,明明是个男人,却翘着个兰花指,说起话来还像个女人,听得她一声的鸡皮疙瘩,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小少爷,这么说,应该是个太监。”
徐宏远点头道:“正是。我与母亲不知道为什么隔这么久。宫里还有人惦记着我们。就似有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徐家的生死。我们只得按下心思,耐心的等待时机。过了几个月,给了那孙婆子一笔钱。让她回老家和儿子团聚。哪料到,没多久,便传来了父亲的噩耗。”
“父亲去世后,母亲思念成疾,重病一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燕公子,燕公子得知我的经历后,觉得这样躲着也不是办法。”
“我与母亲一商量,反正父亲已经去世,这些年东躲西藏。提心吊胆,仍逃不脱那只无形的手,何不放手一搏,大不了一死,还能坏到哪里去?于是。燕公子引荐我参加了那年的科考,终不复所望,得幸高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欣瑶叹道:“想不到小叔叔还有如此一番境遇。欣瑶不明白的是,小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