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52章 安西三王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852章 安西三王会 (第3/3页)

起围殴法兰西,把法兰西的上升势头直接斩断。

    如果真的实行这个策略,莫公泽一定是受益最大的。

    因此大佬森低头思考了片刻后,突然问莫公泽,“四弟,如此看来,鲁藩的形势相当危险啊。

    不管是法兰西还是沙皇罗斯,亦或者是奥斯曼帝国,你都正好挡在他们的前面。”

    “是的兄长。”莫公泽又站起来对着大佬森施了一礼,“臣弟此次到安西来,就是来向兄长求救的,敢请兄长助我南下进攻奥斯曼帝国,稳住鲁藩的地盘。”

    大佬森看着莫公泽,沉吟片刻,“四弟,鲁藩最大的问题不是几万兵马的问题,而是你没有自己的族群,强行拿下奥斯曼在巴尔干和黑海西岸的领土,最终也会给其他人做嫁衣。”

    听到大佬森这话,莫公泽大喜,这才是真想要帮助他的态度,不然直接给一两万兵马就是,这对于一个皇太子来说,并不困难。

    因此莫公泽快步从分餐制的餐桌后离开,随后向着主桌上的大佬森双膝下跪。

    “殿下千岁,臣弟已经考虑清楚了,唯等万岁与千岁批准。”

    大佬森这是真的不知道是什么事了,他愕然看着莫公泽,走下座位把他扶起来,“是何等事体,竟然得四弟如此郑重?”

    “大佬,臣弟想把匈牙利人变为诸夏之人。

    昔日太史公曾说过,匈奴是夏之苗裔,算是大禹的后人,匈牙利人则自认为匈奴后裔,这样算来,也能勉强算是诸夏的一员。

    只是匈牙利人面目与我大不相同,臣弟不敢擅自做主把他们当做夏人,是以敢请兄长允许。”

    原来如此,大佬森明白了,这四弟莫公泽是想把匈牙利人变成半个华人,然后拿这个概念再去套其他族群,搞出一个大匈牙利人的概念来当基本盘。

    所以必须要诸夏这个名头,只有这样,莫公泽才会变成匈牙利人的同族。

    “那语言的问题如何解决,作为同一种族,总不能语言都不通吧?”

    现今的匈牙利人的范围中,实际上包括了马扎尔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萨克森人等等。

    就连马扎尔人中,也包含了塞凯伊人、查人等独特的分支。

    可以说,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匈牙利语,这就让一个诸夏匈人的概念无法成型,而且大佬森这么问也是有深意的。

    你说你要在欧洲建一个诸夏匈人之国,结果从语言到文化都跟大虞无关,跟华夏无关,你这叫什么诸夏?

    “匈牙利语言中,马扎尔语跟其他语言完全不相同,而马扎尔人的数量,又没有高到可以碾压其他族群的存在,实不可能统一,更不可能让这些人一朝学会唐话。

    但好在他们的语言粗鄙,很多精美之词,形容之词都完全没有,所以臣弟准备借词,将咱们唐话中的高端之词以拼音的书写形式,借到他们语言中来。

    臣弟准备用十年时间,把他们语言中华词的比例占到两至三成,而后借着语言的变动,移风易俗,使匈人更类诸夏。”

    此时成熟的拼音体系已经出现,是莫子布搞出来的,跟后世一模一样,别说还真挺好用,毕竟之前汉字的反切等拼音法实在太逆天了,不利于扫盲。

    而听到莫公泽这么安排,大佬森考虑了一下之后,也觉得比较满意。

    因为你要匈牙利人去学汉语,这难度还是太大了一点,但把匈牙利各族语言中加入两到三成的汉字借词,搞成另一种日语,这还是可以的。

    “此外,臣弟还想让皇帝陛下赐塞北祖母绿一块,雕以日形,西域羊脂白玉一块,雕以月形,取陛下之德日月齐辉之意,嵌于匈牙利王冠之上。”

    莫公泽还怕兄弟们不了解,进一步解释说道:“此王冠被匈牙利人视为圣物,很多人认为是昔年匈奴单于之冠,我们若能以大虞之日月徽记加于其上,意义非凡。

    此外,与王冠配套有一整套丝绸礼服,可一并请五叔大皇帝赐下,以变其礼仪风俗。”

    明白了,大佬森笑了起来,原来这莫公泽压根就没想过来弥合匈牙利乃至以后更大土地上的民族差异。

    他能捏在手里的,就是马扎尔人,至于其他的,愿意跟随上道的就当国族,不愿意的就跟着喝汤,吃肉是别想了。

    未来鲁藩在欧洲的统治基础,就是变成诸夏的马扎尔人,以及大量学习了汉语的其他族群高端人才。

    至于基本盘不稳他害不害怕,呵呵,这就是莫公泽专门留下的BUG。

    因为一个完全一心,谁也动不了的鲁藩卡在欧亚十字路口,对大虞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但是一个有些基础,但并不非常牢固的鲁藩,就太适合大虞了。

    莫公泽想的就是一直依靠祖国支持来坐稳位置,这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弱点,送到了祖国手里。

    大佬森脸上的笑容,终于灿烂了起来,他把着莫公泽的手说道:“吾弟可比奔吴之泰伯,入滇的庄蹻。”

    而听到大佬森这么说,莫公泽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知道,皇帝五叔快六十岁,已经有了退位的念头,未来说话算话的就是眼前的皇太子,只要他同意,这事基本就成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