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蒋济 (第3/3页)
“就算攻克其地,他的百姓不足以强国,他的财产不足以富国,若一旦失败,却又徒招公孙渊的怨恨。”
“曹叡不听,还是派田豫等进攻,最后确实没有太大的收获。”
“景初元年(237年),外战频繁,内修宫室,百姓抱怨的甚多,且粮食连年歉收。”
“陛下应该光大基业,还没到高枕无忧之时。现在虽然有十二州,但百姓的数量,也就是汉朝时的一个州郡而已。”
“现今吴、蜀未除,士兵在边疆,且耕且战,积怨多年。今应停止空耗民力,让他们不必那么疲惫。”
“想要成为大有作为的君主,必体恤下边的百姓。”
“勾践鼓励妇女多生胎儿以备国用,燕昭王体恤百姓的疾病才得以复仇,所以能以弱燕让强齐臣服,羸弱的越国最终灭到强大的吴国。”
“今二敌不灭,他们却总来侵略我们,若不陛下不能除去吴、蜀,日后定会受到后人所指责。”
“不过以陛下的雄略,放下其他的事,专心讨贼,臣以为这必不是什么难事。”
“沉浸于房事,对陛下的身体有害,那些还没有册封身份的宫女还是都分给大臣吧。”
“景初二年(238年),曹叡命太尉司马懿率军四万征讨辽东,公孙渊听说魏军来袭,又对孙权称臣,求兵救援。”
“孙权知道此战他得不到什么好处,且深入救援是他力所不及的,只是在表面上进行援助则无济于事。”
“就算孙权的子侄在危急时刻,他都犹然不动,更何况是往日给过他耻辱的异域之人了!”
“现在他往外声张此事,乃其诡计。杳渚之间,距离公孙渊还远,”
苏轼:若前方大军相持,不能迅速解决,以孙权程度不深的谋略,或许会以轻兵掩袭也说不定。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驾崩,齐王曹芳即位,蒋济转为领军将军,进封昌陵亭侯。
太尉司马懿晋升太傅后,蒋济又升迁为太尉。
当时,曹爽专权,曹爽党羽丁谧、邓飏等人经常轻易更改法度,蒋济上疏:
今吴、蜀未灭,将士征战在外已数十年,男女皆怨,百姓贫苦。
国家的法度,唯有济世之才编改纲法流于后世,岂是平庸之辈可改之?
最终不仅无益于治理国家,还损害百姓。希望文臣武将各尽其职,那样国家才可以太平祥瑞。
但曹爽集团专行乱政如故,蒋济于是与韬光养晦的司马懿等暗中谋划准备推翻曹爽。
正始十年(249年),太傅司马懿乘曹爽兄弟与曹芳到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发动高平陵政变,
以太后下诏的名义宣布罢免大将军曹爽等人的职务,蒋济亦跟随司马懿驻屯洛水浮桥。
其间大司农桓范出城投奔曹爽,蒋济说:智囊往矣。司马懿则认为曹爽必不会用桓范之计。
蒋济又写信给曹爽,称司马懿只是想将他们免官,劝告他尽早交出权力投降,可以保他们爵位富贵。
最终曹爽自愿交出权力,被软禁于府邸,但随后即被司马懿指控谋反,曹爽被诛灭三族,司马懿开始掌控朝中大权。
蒋济因功进封都乡侯,食邑700户。蒋济上书拒绝封赏认为蒋济本来只是想罢免曹爽,且向曹爽保证过“惟免官而已”,但不料司马懿却趁机大开杀戒。
因为觉得对曹爽失信,颇为自责,不愿接受封赏),但不被准许。
同年四月丙子(十九)日(5月18日)发病去世,谥景侯。
建安年间,时苗进入丞相府,后来担任寿春县令,他所颁布的指令很快就被传达开来。
扬州的治所在他所治理的县,当时蒋济担任治中的官职,时苗因为初次来到这里,于是前往拜访蒋济。
蒋济素来喜好喝酒,当时苗前来拜访时正好赶上他喝醉,不能接见时苗。
时苗于是心怀怨恨地回去了,将一块木头刻成人的形状,在上面写“酒徒蒋济”,并将它放在墙下,早晚都要用弓箭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