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659章 蒋济 (第1/3页)
蒋济年轻时与胡质及朱绩在江淮一带名闻遐迩,曾任楚国计吏,后转任扬州别驾。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军于赤壁之战中受挫,兵力大耗。
孙权围合肥,曹操无力派大军前去救援。只派张喜带千骑,领汝南部队来解围。
建安十四年(209年),蒋济出使谯县面见曹操,曹操为了防范孙权攻击,打算将淮南的民众内迁,
便问蒋济:昔日我于袁绍对峙于官渡,迁徙燕、白马的百姓,大家都没有逃跑,敌军也未敢掳掠。
现在,我想迁徙淮南百姓,你觉得怎么样?
“蒋济不同意徙民,说道:当时我弱敌强,不迁徙必失。”
“自从击败袁绍,北达柳城,南对江、汉,荆州臣服,威震天下,人民别无他志。”
“但百姓怀念旧土,不乐于迁徙,若闻此事必惧怕不安。”
“曹操不听,仍然决定强制迁移江淮民众,结果江淮十余万百姓因为受惊吓逃到东吴境内。”
“曹操乃因蒋济对徙民的见解而对其才能甚为欣赏,后来蒋济被使臣传到邺城,曹操见到蒋济后大笑自嘲道:”
“本来想让百姓们避难,结果反倒把他们全都赶跑了。于是拜蒋济为丹阳太守。”
“后来,曹操以温恢为扬州刺史,再次任命蒋济扬州别驾,更下令:”
“虽然贤良的季子宁愿舍弃国君之位而甘心为臣,但吴国总是必须要有君主来负责治理啊。”
“现今你再次以别驾治理扬州,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后来,有人诬告蒋济为叛变的主谋,曹操知道了指着以前的命令对左将军于禁、沛国相封仁等说:”
“蒋济怎么可能会做此事!如果真有此事,那么就是我看错人了。这一定是愚民作乱,希望引发争议罢了。”
“后任命蒋济为丞相主簿兼西曹属,与时任丞相主簿兼东曹属的司马懿共为丞相府的属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于禁率七军救援曹仁,却遭遇了霖雨水灾。”
“关羽趁机乘船俘获于禁,斩杀庞德,并围困襄阳和樊城,一时锐不可挡。”
“曹操见许昌与近荆州,有意让汉献帝从许昌迁都。蒋济和丞相军司马司马懿却劝阻:”
“于禁等为水所淹没,并非战败,这点小损失并没有对国家伤筋动骨。”
“刘备、孙权,看似很亲近,其实内心并非如此,关羽得志,这必不是孙权希望看到的。”
“可以派人游说孙权偷袭关羽后方,再把江南割让给孙权,樊城之围自解。”
“曹操最后接纳,派人联络孙权。而孙权此时却主动请战,并命吕蒙袭取荆州,成功解襄樊之围。”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任魏王,蒋济任相国长史。”
“同年曹丕称帝,蒋济出任东中郎将。蒋济请求留于朝中,上表《万机论》,曹丕称善,改任蒋济为散骑常侍。”
“当时征南将军夏侯尚作为皇室近亲,深得魏文帝曹丕信任,曹丕曾下诏曰:”
“夏侯尚得到诏命有生杀予夺之权,十分得意,就把诏书给蒋济看。”
“于是曹丕怒意全消,急忙遣人到夏侯尚那里取回之前的诏书。”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兵分三路大举攻吴,蒋济与大将军曹仁率步骑数万负责向东线濡须口发起进攻,”
“蒋济受命领兵向东攻取羡溪用以分散吴军,驻守濡须口的吴将朱桓中计,于是分兵驰援羡溪。”
“曹仁随即率大军直扑濡须口。朱桓以城中仅余的五千人坚守不战。”
“当时曹仁派其子曹泰督军攻城,另一面打算攻取朱桓的兵士妻儿所在的江中的沙州岛,蒋济知道后表示反对,认为吴军占据西岸,”
李白:将战船列于上游,如果魏军进攻位于下游的沙州岛,无异于自取败亡危险。
但曹仁不听,仍然命令部下进攻沙州岛,最终果然被击败,魏军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