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8章 文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58章 文钦 (第3/3页)

权臣孙綝派将领全怿、全端、唐咨、王祚等人,率兵三万,秘密与文钦一起来接应诸葛诞。”

    “这时,魏国镇南将军王基刚到,率领诸军包围寿春。”

    “还未形成包围之势,唐咨、文钦从城东北凭借山势,率众冲进城中,魏国诸将逆击,不能成功,文钦等人顺利入城。”

    “甘露二年(257年)六月,魏国大军东征,抵达项地。”

    “大将军司马昭率领二十六万大军,临近淮河征讨。”

    “司马昭屯兵于丘头,派王基和安东将军陈骞等四面合围,将城包围两重,开挖堑壕、修筑堡垒。”

    “又派监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等人,率精锐部队为机动部队,以便防备吴军进攻。”

    “文钦等几次想冲出包围,都被击退。”

    “太平三年(258年)正月,文钦对诸葛诞、唐咨等人说:”

    “蒋班、焦彝因为我军不能突围而出走,全端、全怿又率众出降,现在正是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可以与他们一战了。”

    “众人都很赞同;于是,诸葛诞、文钦、唐咨等制造出许多进攻的武器,连续五六天,不分昼夜,强行从南面突围。”

    “包围的军队从高处用发石车发射石块,用火箭烧毁攻城器具,箭石如雨,尸首遍野,血流满堑壕。”

    “诸葛诞等人只能又退进城去。城内粮食日益短缺,出城投降的人又达几万,文钦想把北方人全都驱赶出去,以便节省粮食,与吴国一起坚守。”

    苏轼:诸葛诞不接受这个意见,因此两人产生隔阂。文钦本来与诸葛诞就有矛盾。

    只是因为特殊事宜而聚合,事情越是紧急就越不相信对方。

    文钦对诸葛诞什么事都要策划一番而不满,于是诸葛诞亲手杀掉文钦。

    文钦死时,他的儿子文鸯、文虎在小城中领兵,听说父亲文钦被杀后,便率众赶赴现场,而他们的部下不听使唤。

    于是文鸯、文虎只好独自逃出城去,投奔司马昭。

    军中官兵要求杀死这兄弟二人,司马昭下令说:“文钦之罪不容,他的儿子当然应杀死。

    但是文鸯、文虎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城池还未攻下,如果杀了他们俩,那无异于坚定了城中官兵死守的决心。

    于是赦免了文鸯、文虎,又让他们率领几百名骑兵到城外巡回呼喊:

    又表奏任文鸯、文虎为将军,赐关内侯的爵号。

    寿春城破以后,准许文鸯、文虎兄弟收殓文钦遗体,并给予牛车,将文钦安葬。

    在这之前,因为司马氏专权,先后杀掉了曹爽的亲信邓飏,还有曹爽的表兄弟夏侯玄,

    他们都是诸葛诞的好友,再加上司马氏又杀了王凌和毌丘俭,并且灭了他们三族,

    这让诸葛诞非常不满,怕危及自身,于是在当地收买人心,又蓄养数千死士以求自保。

    然而,没多久,司马氏就把目光投向了诸葛诞,因为,他们觉得诸葛诞也是司马家族眼中的一个障碍。

    甘露二年(257年),司马昭借朝廷的名义,征召诸葛诞入朝担任司空,

    这其实是明升暗降,想夺诸葛诞的兵权,然后再对其下手。

    诸葛诞当然不傻,他明白大祸临头,司马昭要杀他,不甘任人宰割,于是,起兵叛乱。

    诸葛诞征集淮南将士和一年粮食,据守寿春,然后率兵杀了扬州刺史乐綝。

    杀掉乐綝后,诸葛诞派吴纲领儿子诸葛靓和牙门子弟到东吴请求援兵,避免孤军奋战,无人救援。

    司马昭则率军亲征诸葛诞,并派王基与安东将军陈骞领兵围困寿春。

    这时,东吴派投降东吴的文钦与全怿、全端、唐咨和王祚等领兵救援诸葛诞,东吴的援军趁王基还没包围寿春时,领兵进入寿春城。

    随着司马昭大军围困越来越紧密,文钦等人突围失败,城中粮食也逐渐枯竭,

    诸葛诞与文钦和唐咨于是拼命突围,无法冲出去,自身也伤亡惨重,最终,被逼撤回城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