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王朗 (第3/3页)
,还失去了王朗。”
“这不是没有得到贤才,还是开了失去贤才的先例,让王朗不要再推辞。王朗便出来继续为官。”
“后来孙权打算派遣儿子孙登到魏国为官,孙登没有来。”
“于是曹丕驾临许昌,大兴屯田,准备举兵东征吴国。””
“王朗上疏反对出兵,建议加强边境防护。”
“当时曹丕已经集结军队出征,孙权的儿子迟迟没来,曹军抵达长江后撤回。”
“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即位。王朗被晋封为兰陵侯,增加食邑五百户,加上之前的一共有一千二百户。”
“他奉命拜祭文昭皇后陵,沿途见到百姓生活困难。”
“当时朝廷在营修宫室,王朗上疏劝谏曹叡节俭,减轻百姓负担,并引经据典来论证,让百姓耕种农桑。”
“百姓丰实兵力强大,国家就会越强大。后王朗被转为司徒。”
“当时皇室内经常有皇子病逝,后宫中去医馆的人却很少,王朗见状便上疏劝谏,不要给皇子穿着太厚,细心呵护可使寿命悠久。”
“曹叡回复,夸赞王朗是忠贞良臣。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曰成侯。”
“其子王肃袭爵。正始四年(243年)七月,王朗与太尉华歆等人因功被供奉在曹操庙庭。”
苏轼:后来,在服丧的几年时间结束以后,王朗被徐州刺史陶谦举为了“茂才”,再次进入仕途。
这时候年纪尚轻的他,虽然还没有担任过什么较高的官职,但也在徐州地界逐渐有了一些名望。
我们知道,陶谦并非是演义中所描述的那个老好人,他的政治眼光和看人眼力,都是有目共睹的。
而王朗能得到他的提点,并有幸在他门下效力,也足以证明他的能力和本事,是不容小觑的。
于是,在后来董卓乱政,废立皇帝,惹得关东诸侯联军勤王的时候,王朗也向陶谦谏言,尽量不要直接参与其争端,而是巧妙地玩起了两面派。
一方面象征性地派出人马支援袁绍的盟军,另一方面却又不和把控朝政的西凉军集团翻脸,反而是以“朝贡”的名义,为其输送物资
果然,将“两面下注”玩得贼溜的王朗和陶谦,由此获取了政治上的巨大好处。
把控朝政的李傕郭汜等人,在收到来自徐州进贡的巨量物资之后,不仅以汉献帝的名义,封陶谦为安东将军,领徐州牧。还任命王朗为“会稽太守”,可谓是连升了几级。
会稽这个地方,虽然不如中原地方那么兴旺繁华,但是也算是南方大郡。
再加上前些年的黄巾之乱和军阀割据相互征讨,无数中原人为了避战火,都纷纷举家逃往江东或西蜀等地。
所以此时的会稽郡,已经聚集了为数不少人口,算是个很有潜力的地方。
只要在这里励精图治,完全有机会割据一方,成为天下诸侯之一
据史料记载,王朗在会稽的治绩还是不错的。他一方加强农耕生产,另一方面使用儒家问话教化民众,使得原本守旧落后的民风得以改善,由此深受当地人民拥戴。
尤其是,会稽当地人,还保留着祭祀秦始皇,甚至与夏禹同庙的传统。
而王朗认为秦始皇是无德之君,不符合儒家思想中提倡的“仁治”。
所以,他逐渐取缔了这种祭祀活动,并将祭祀所用的钱粮都用于改善民生,因此令民众十分感怀。
然而,乱世的战火,也很快烧到了会稽。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号称“小霸王”的孙策,在袁术的支持下率兵进攻会稽,意图扩大地盘。
而作为太守的王朗,也不得不亲自挂帅上阵,与孙氏的精锐部队展开了激战
王朗是由于收留了在吴郡被孙策击败的严白虎,由此和孙策结怨,所以被打得抱头鼠窜,逃亡中原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任何记录表明,王朗和严白虎有过联合的举动。
而且孙策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将严白虎放在眼里,而是决定优先征讨王朗的会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