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县令大人的重大发现 (第2/3页)
咬,内部的土豆肉又绵软细腻,仿佛下一秒便在口中融化。
幼暖跟了过来,蹲在几人身侧。
“余姑娘,你真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呐。”杨县令心里久久不能平复。
当即问起幼暖种植土豆的过程。
“你说四个来月就长成这样了?”
“其实三个来月就可以收了,不过天气冷,就多养了些日子。”
“哈哈哈,好。”杨县令此时只会道好。
一个土豆下肚,竟给他吃撑了。
宋老头瞥了他一眼:“好好上报。”
杨县令冷静下来,点头道:“这事得立马上报,眼下朝廷正在筹粮安置流民。”
他站起身瞧了眼连绵至山腳的土豆地,心里各种滋味不明。
一个下午,他和余家人在地里收土豆。
“余姑娘,你家有称吗?”杨县令抹了把额头的汗水问道。
“有,我让人回去拿。”幼暖点头。
称来。
杨县令便让李立和另外两个差役把土豆一袋一袋装起来过秤。
他齐齐的划拉了四分之一亩的土豆,过完秤后,他手都抖起来了。
粗略预估亩产万斤以上……
这是个什么概念,一人一天吃一两斤土豆的话。
一亩够六千以上的人一天的食用量。
他拍了拍手上的土,叫上幼暖回去。
路上。
他询问了幼暖在哪里发现的土豆,又是如何留种的。
幼暖有条不紊,一一作答。
好在年前种土豆的时候,她特意拿了一篮子埋山里。
到时候就算杨县令派人来查,也说得过去。
走至余家坡脚,杨县令又顿住了。
他才来的时候就瞥见余家地里的庄稼长势颇好。
“这是玉米和小麦?”杨县令指着问道。
在南丹国,秋冬种玉米和小麦的人也有,只是没有广泛种植。
因为秋冬种出来的粮食相较于春夏产量跟不上,也难打理。
“对。”幼暖应道。
杨县令跳下田埂,摸了摸谷苞和麦穗。
脸上都快笑抽了,今日真是喜上加喜,他都高兴不过来了。
“这些粮种哪来的?”
幼暖默了片刻:“自家的、还有买的,村里找的,都有。”
杨县令指了指另一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