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争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争辩 (第3/3页)

今日宫中有什么变故,特吩咐奴婢搭救王妃的!”

    婵衣越发的犹豫起来,看了眼灯火通明的凤来殿,眼睛一眯,对锦心打了个手势。

    锦心点头,一个手刀便将白姑姑砍晕了。

    婵衣对锦屏跟锦心道:“恐怕云华宫此刻已有布局了,只是不知道究竟是何人部署,若是我前去,就怕中了计,不如我们一同去慈安宫,将这些事与太后仔细禀明了,也好看看太后的意思。”

    若是太后并不放心上,那么或许白姑姑说的是真的,宫中有变,她是奉了楚少渊之命来保护她,若是太后紧张起来,那说明白姑姑说的是谎话,这样就危险了。

    婵衣正下决定,远远的看到前头有三两人簇拥着一个身形雍容的男子走着,婵衣下意识的就与两个丫鬟躲了起来,在暗处看着那几人路过眼前,她看着为首的那个身材中等,穿着仙鹤补服官服的男子,连忙将嘴里的惊呼掩住。

    梁行庸怎么会在这样的深夜里进出内宫?难不成今日是梁行庸当值么?

    大燕向来有内阁大学士每日轮流在宫中当值的习惯,以便皇帝有什么政务与这些阁老们商议。

    而与梁行庸一道走着的几人看着十分的眼熟,却不似乾元殿当差的太监,她仔细的看着,觉得那个搀着梁行庸的男子越看越有些不对劲,后猛地睁大眼睛,这不是太子身边的孙成海公公么!

    她心中惊异,直到人走远了,这才急急的往慈安宫方向赶去。

    ……

    太后此时刚念过心经,打算就寝了,听见宫人来禀告,说安亲王妃求见。

    她皱起眉头,看了舒月姑姑一眼,“这么晚了,不是说皇后要在凤来殿守岁么?她怎么跑过来了?”

    舒月姑姑问宫人:“王妃可说了什么?凤来殿的人都散了?”

    宫人道:“王妃只说是有要事,并没有说旁的,凤来殿的宴席似乎散了,皇后娘娘也回朝凤宫了。”

    太后原本就不耐烦,加上人老了,没多少精神,已经在犯困了,想想宴席上头也没什么大的事,便摆了摆手道:“一个小娃娃能有什么要事,让她下去歇着吧,哀家也困了,替哀家更衣吧。”

    太后这便是不想见安亲王妃的意思了。

    舒月姑姑点头,服侍太后更衣之后,亲自去了外殿。

    “太后已经就寝了,王妃若是没什么重要的事,便请回吧。”舒月姑姑脸上温和的笑着道。

    婵衣急了,她明明说了有要事,连忙再强调一遍,怕舒月姑姑不通禀,特意露了口风:“今日宗室家眷都在宫中守岁歇息,妾身也是怕有什么不好的事出在宫里头,明儿外命妇又要进宫,若是出了什么事,只怕是要被撞见,且皇上那里,离得内宫也委实有些近,没个人去提醒一声,就怕宫人们忙的晕了头,惊扰了圣驾。”

    婵衣说的很委婉,因为宫变到底是她揣测出来的,不好说的太明显了,但只要是太后一听这样半遮半掩的话,总是要亲自询问她原由的。

    舒月姑姑想了想,觉得以太后娘娘的性子,多半还是不会见婵衣,但她的身份又不好赶婵衣走,只好再进了内殿去禀告太后。

    太后困意正浓,霎时被人打断好梦,一脸的不悦,听了这么半遮半掩的话,没好气的道:“往年也不是没有过留宗亲在宫中歇息的,哪一年出过乱子?她不过刚嫁进宗室来,就要借着这事儿拔尖出头,也委实是心机太深了些!”然后又问,“宴席上可曾出什么事?”

    此时皇后从宴席上借的人手也回了慈安宫,听见太后问话,将皇后责罚安亲王妃的事一五一十的禀告给太后。

    太后气得直发笑:“哀家便说她怎么一个劲儿的要见哀家,原来是在宴席上受了委屈,想要哀家帮她出头,真是可笑!皇后毕竟是她嫡母,她一个做儿媳妇的吃些挂落稀松平常不过,若都如她一般受了委屈就要找哀家,那哀家成了什么?舒月,将人撵出去,不许她再来慈安宫!”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