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辩 (第2/3页)
是我似得,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在这世上,只有母后跟舅舅是真心待我好的人,父王你说舅舅一家贪墨军饷跟马市,不过是因为舅舅的势力太大,你怕掌不住舅舅,才会特意下了这个套儿给舅舅钻!父王难道忘了舅舅是如何九死一生拼了性命才将鞑子赶回红云大山之中的么?你怎么能这样绝情!”
文帝猛地睁开眼睛,眼神发厉的瞪着太子:“简直一派胡言!你以为安北侯家的荣誉是从何而来?若不是当初萧睿给卫捷做了嫁衣,只怕边关到现在还不平静,可笑你却以为卫捷是个能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
这些事因太子当时年纪还小,并不清楚,只知道卫捷打了胜仗,而同行的萧睿却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偏偏萧家内宅还不平静,萧睿嫡妻病中,而萧家的姑奶奶又被夫家欺辱致死,萧睿一气之下出头将那家人打杀了,背了人命官司,文帝不得不对萧睿做出惩戒,所以萧睿的这一身军功就都被卫捷抢到了身上。
而后来文帝暗中调查才得知,萧家姑奶奶的事,背后始作俑者竟然就是卫家。
文帝知道了如何不震怒!对卫家越发的厌恶,而对萧睿则是心生愧疚,一直想弥补他。奈何人死不能复生,这些年则一直让萧睿顶着皇子之师的名号,来教给自己儿子们一些武艺跟兵法。
太子容不得人抹黑自己舅舅,冷声反驳:“父王不必为了自己找借口了,我舅舅的为人我做外甥的最为清楚不过,您抹黑卫家为的不就是西北马市跟雁门关的军权么?如今终于如愿以偿了,萧睿的长子也被您派去守了雁门关,这样的弥补也该尽够了!”
“你这个混账东西!”文帝实在是听不下去,忍不住怒斥太子一声,冷冷的盯着他看了半晌,许久才冷笑一声:“朕原本就对你做太子就有所质疑,今日总算是明白了那点质疑所来何处了。”
流着卫家血的儿子,果然是继承了卫家一贯的不要脸跟无底线,红口白牙的几句话颠倒是非黑白,以错为对的心安理得夺人功勋,还头头是道的推卸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若是江山由他来继承,只怕大燕过不了几年就衰败了。
太子不服的还想争辩,梁行庸已经被孙成海带了进来。
……
婵衣就在凤来殿的偏殿之中罚站到了二更天,偏殿没有烧地龙,炭盆放的更少,诺大的宫殿当中只留着几盏宫灯,微微弱弱的散发着光亮,婵衣跟两个贴身丫鬟冷得身上直发抖。
偏偏主殿当中人声鼎沸,似乎宗亲们颇有兴趣的在守岁,连一个出殿的人都没有。
而此时的主殿上,有些上了年纪的内眷守不住的直犯着困,因为不好直接出声,便一直忍着。
皇后见了,心神一动,看向身边服侍的宫人。
一个毫不起眼的宫人从主殿中退出来,皇后笑着道:“已经二更天了,守岁也守的差不多了,徐…玉姑姑!可都将厢房收拾妥当了?”
玉姑姑上前道:“娘娘且放心,都妥当了。”
皇后道:“本宫就不留大家了,都去歇息吧,明儿一早再聚。”
这话说完,聚会上的人也都一哄而散了。
而先前退出主殿的那宫人此时到了偏殿,寻到婵衣笑着道:“皇后娘娘让奴婢带您去歇息呢。”
婵衣早忍不住了,便没多想的跟着宫人出了凤来殿,在离凤来殿有一段距离之后,宫人脚步忽然急了起来,一边走一边对她道:“王妃快跟我来。”
婵衣听着这话急切的很,再看这宫人,看上去也有些眼生,不由得顿在原地,目中泛疑:“你是?”
宫人福身恭敬的道:“旁人都称奴婢为白姑姑,奴婢是在云华宫当差的,今日特奉了王爷之命来保护王妃,此地不宜久留,还是尽早去云华宫为好。”
婵衣心中一跳,看向白姑姑的眼神越发不善:“锦心!将她拿下!”
虽说是在宫里不好动手,但这个白姑姑实在是有些奇怪,让她不由得警觉起来。
白姑姑一点儿都没挣扎反抗,而是对婵衣道:“王爷恐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