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7章 京师又被攻破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57章 京师又被攻破了 (第3/3页)

嗓子眼里。对他来说,他更是只认一个大明皇帝,那就是他父皇!

    黄马褂看他们两人还没走,而且他们也看出,看这两人激动地,如果不搞清楚的话,估计不会走。

    于是,为首的黄马褂便立刻开口说道:“是崇祯皇帝!”

    说完之后,不等李邦华或者朱慈烺说话,就立刻又补充说道:“赶紧走,边走边问!”

    朱慈烺一听他的话,没想到真的是他父皇领军打回来了,顿时,眼泪便夺眶而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更不用说,朱慈烺小小年纪,经历了多少胆战心惊,饱尝人间冷暖,无时无刻不思念他的亲人。

    对他来说,这辈子就只有亲人,没有朋友,因此,亲人就更是可贵!

    突然之间,本以为死了的父皇,竟然领兵杀回来了,他又怎么可能还忍得住激动!

    李邦华在得到确认之后,同样是激动万分,真的是没想到,崇祯皇帝果然是领兵杀回来了!太祖皇帝,真的是显灵保佑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都比朱慈烺要经历过很多。只是激动了一下之后,他就立刻回过神来,马上想到了什么。

    于是,他立刻上前,扶着朱慈烺,然后一边走,一边交代朱慈烺道:“殿下,鞑子肯定是要拿您去要挟陛下了。该如何做,您要心中有数啊!”

    听到他的话,几个黄马褂都看了他一眼,然后懒得理他,就想着赶紧带这两人去复命。

    朱慈烺一边走,一边神情坚定地说道:“放心,孤是大明太子,以江山社稷为重,孤知道的!”

    父皇领兵打回来,给了他无比的勇气!

    他虽然不想死,但是鞑子要用他来威胁父皇退兵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京师,是大明的京师,鞑子,本是大明的叛贼,父皇领兵剿灭他们,光复京师,中兴大明,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要是自己贪生怕死而妨碍父皇中兴大明的话,父皇也不会再喜欢自己,自己死了,也没脸去见母后,还有大明列祖列宗!

    大明朝的皇帝,还有太子,没有一个是怕死的!

    李邦华借助鞑子的灯笼光亮,看到太子殿下的表情,心中便放心了不少。

    他自己是一把老骨头了,本来在京师城破之日以死殉国的,被崇祯皇帝救下,已算是多活了一些日子,回头要是死的话,也不会有犹豫。

    但是,太子毕竟年少,就怕会贪生怕死,坏了陛下的大事。但是如今看来,太子还是胜过很多贪生怕死之辈!

    如此,便好!

    此时,李邦华看到几个鞑子带着他们两人过东华门进紫禁城,并且能看到,到处都是举着火把的鞑子,在匆匆往紫禁城里汇聚,他就有些疑惑。

    深更半夜的,紫禁城的宫门没锁,鞑子到处乱跑,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他正在想着呢,就见又有几个鞑子往他们这边跑来,一看到他们,便立刻喝道:“快点,明军又砸石头了,主子都等急了!”

    李邦华和朱慈烺听得莫名其妙,但是几个黄马褂却知道是什么意思,确实也急了,转头看看李邦华和朱慈烺,忽然开口说道:“一人一个,扛了跑!”

    说完之后,他自己先扛起朱慈烺,然后飞奔而走。

    另外一个健壮的黄马褂见了,便也上前,不由分说,扛起李邦华就跑。

    朱慈烺和李邦华被搞懵了,不过他们懵也没用,根本没法挣扎。

    …………

    再说乾清宫的大门口这边,至少集结了上千的鞑子兵,很多人都想攻进乾清宫。

    但是,里面有宫女被放出来,向多尔衮禀告说,明军让她说的,只要满清这边敢攻打乾清宫,明军就在里面杀人。

    这一下,就让多尔衮投鼠忌器了。

    他从宫女的口中知道,里面的明军大概就二十多个人时,便和豪格等人商量,怎么解救里面最重要的三人。

    毕竟乾清宫很大,只是二十来个明军的话,根本防不过来的。如果能直接救出来,那他的底牌就依旧可以留到撤退的时候用。

    可谁知,多尔衮还正在商量呢,天上就又开始掉石头,直接砸向聚集在乾清宫外的他们。

    不用说,这是明军通过空中支援乾清宫里面的同袍了。

    多尔衮一见天上又掉石头,顿时吓到了,连忙让人往乾清宫里大声喊话。

    “不要砸石头了,你们崇祯朝太子在外面,不要砸死了!”

    多尔衮就怕里面的明军听不到,便让人一起大喊。

    在乾清宫里面的明军将士听到这个喊话,顿时大吃一惊。

    不管太子在不在外面,石头都不能立刻砸了的。

    于是,为首的将士,名叫钱大,便立刻用对讲机联系道:“鞑子说太子殿下在外面,不要砸石头了,完毕。”

    赵大牛一听,顿时大吃一惊,连忙大声喊话操作大型无人机的手下道:“不要砸石头了,等候命令。”

    然后,他立刻换了个频道,马上联系崇祯皇帝那边道:“陛下,宫里传来消息,说太子在宫里的鞑子手中。完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