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0章 年后的景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70章 年后的景象 (第3/3页)

拥有1%的股份,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就是160亿美金。

    这钱还真是越花越有。

    童泽兰给他来了一个视频通话,告知他有一个大项目准备投资,大概情况就是海外建城。

    去年他不是往海外投资基金里面拿了三百亿嘛,大家一块凑了1800亿在里面。

    现在就是准备用这个钱来造一座海外大城,包含商业住宅,写字楼,医院,购物中心,学校等一切硬件设施。

    他们资金盘大,最好的投资方式不是分散,而是集中起来。

    一记重拳砸下去,一座冉冉升起的新城就会被造起来。

    之所以投资这种项目,主要也是追求长期且稳定的回报率。

    他们挑选的海外城市,都会有一个共同团队,那就是经济往上涨。

    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都会往上涨。

    这一点非常关键。

    海外投资是童泽兰跟沈南朋他们去负责的,陈平生也只是了解一下而已。

    并没有太多建议,主要还是他自己很少出国。

    国内这几年的经济形势肯定是不容乐观的,哪怕疯涨七八年的短视频领域,流量也好像到底了一样。

    普通人再想在这个领域创业,没有资本的扶持也是极难起来。

    腾忧传媒都需要通过不断的扩张领域,来支持集团的业务增长。

    更不要说其它那些小网红公司了。

    现在想要培养一位网红出来,运气依然是必不可少,除此之外就是公司的砸钱打造了。

    腾忧拿到腾影娱乐的控股权之后,在培养网红这块已经没有人可以比它更快。

    这也就成了它的核心优势之一。

    而且网红转明星,也没有哪家企业比它更有竞争力。

    这同样能增加它的核心竞争力。

    至于腾飞新能源,虽然已经完成了海外扩张,销量一时半会还提不上去。

    也就能欺负欺负那些弱小的对手,BBA,丰田,本田这些包括特斯拉。

    离开了国内消费群体的特殊情感之后,别说领先他们一大截了。

    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百年车企不是开玩笑的,國内的BBA包括丰田,本田大部分都是合资车。

    特斯拉更不用说了,全球排第一的纯电车企,23年的净利润为149亿美金。

    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100亿左右。

    哪怕國内民营企业当中最强的華为,2023年的净利润870亿,也比它少了两百多亿。

    可见它这个世界第一不是开玩笑的。

    國内存在消费情怀,这种情怀让大部分人优先选择国产。

    这也是国产汽车包括电子产品最好的生存土壤,离开这种土壤后,那就要真刀真抢的拼刺刀了。

    陈平生之所以不让腾飞新能源启动过度化营销,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毕竟國内说得再厉害,出了自己的地方后就被特斯拉包括BBA吊打。

    这怎么看都是一种耻辱。

    腾飞新能源仅仅只是在海外刚起步而已,不管是品牌力还是影响力,都跟那些百年车企无法比。

    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立足,当然,这也取决于他们什么时候能真的突破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

    完成充电半小时续航一千五百公里,价格还能卡在五万美金。

    到那一步他才会有核心竞争力。

    汽车比手机来说,选择上明显会更加谨慎。

    这也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沉淀品牌跟客户口碑了。

    尤其还是在國外油价并不高的情况下,他是计划再用五年时间,彻底成为全球销量排前五的车企。

    这个目标现在看来还是有些遥不可及,关键未来的新能源车企,最多也就能生存四到五家。

    谁要是挤不进前五,大概率是要被淘汰的。

    如手机一样,除小米,華为,OPPO,Vivo,三星,苹果外,很少会去购买其它品牌。

    全世界高端品牌,更是只认三星跟苹果。

    未来的新能源竞争明显比这更严重,典型的赢家通吃。

    任何一家车企都不可能靠一直亏损来维持。

    22年,腾飞新能源仅做到盈亏平衡罢了。

    距离盈利只是一步之遥了。

    最难的还是在海外市场当中存活下来,甚至还要活得非常好。

    这无疑是很大一个挑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