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0章 第一次上朝,户部的难题!(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0章 第一次上朝,户部的难题!(求订阅) (第3/3页)

色的看向杨安,以及那位高高在上的大乾天子。

    只可惜。

    有着金丝珠帘阻隔。

    众人并不能看到泰隆帝的表情变化,更难以知晓其心中所想。

    一时间,整个乾元殿都陷入了寂静中,众人心思莫明。

    唯有户部左侍郎赵光义一人站在那里,躬着身子,双手托举着一份奏书。

    “将奏折呈上来吧。”

    不知过去了多久,泰隆帝毫无感情的开口,打破了殿中寂静。

    很多事情,虽然大家都知道,并且都在当做不知道。

    但如果有人将这事情捅出来,作为大乾天子的泰隆帝,肯定不能装聋作哑的。

    就像此时赵光义禀奏的京中权贵世家宗门等,隐匿天赋人口,瞒报关税商税等。

    没人捅出来。

    泰隆帝自然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难得糊涂。

    然而,如今有人将这些事情捅出来了,他就必须要做出处理和回答,否则那些权贵世家等,将会更加的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当然,这事情处理归处理,却也必须有一个度。

    因为做这些事情的人太多了。

    差不多每个权贵,朝臣,世家宗门,乃至是大乾宗室,皇子公主等,都有做这些事情。

    真要铁了心严查的话。

    搞不好整个大乾王朝都要亡国。

    所以此事完全是一个众人皆知,却无法真正处理的顽疾。

    最让泰隆帝愤怒的是。

    真要按照赵光义的奏书来查,恐怕整个天京城中的所有权贵和世家都难逃被彻查的命运。

    “赵卿家的奏折,朕已经看过了。”

    “按照赵卿家所言,此事已经涉及到了诸多朝臣和京中权贵宗室等。”

    “就不知赵卿家所奏之事,可有证据?”

    泰隆帝看过赵光义奏书后,面无表情的问道。

    他虽然有隐约猜到赵光义的目的,却并不知道他们准备怎么做。

    并且泰隆帝也不觉得,此事会牵连到杨安。

    毕竟杨安虽然被册封为了太子,但太子这个职位,上限高,下限也低,倘若他不想放权,杨安这个大乾太子就是朝堂上的吉祥物。

    另外,如今杨安刚刚被册封为太子,在朝堂和天京城中并没有任何根基。

    所以泰隆帝也不认为,赵光义能将杨安这个大乾太子牵扯进此事中。

    在没有摸清赵光义等人的真实意图前。

    泰隆帝决定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

    “回陛下!”

    “微臣虽无确切证据,但户部的诸多卷宗却是做不得假。”

    “如今国库空虚,缺少钱银粮草,户部早已入不敷出,其主要原因便在于此,若不能解决这一难题,恐影响颇大,再难维持户部钱粮运转。”

    “所以为了天下百姓,臣希望陛下能派人严格彻查此事。”

    赵光义一脸真诚说道,同时也讲述了自己上报此事的原因。

    因为如今的大乾朝廷看似光鲜亮丽,兵强马壮,但国库早已空虚,户部入不敷出,倘若再不能想办法解决此事,恐怕会影响到户部的钱粮运转。

    泰隆帝听到这话,不由沉默。

    赵光义说的这些他如何能不知道。

    关键是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可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或者说,历朝历代,都没有哪个帝王能真正解决这一难题,也不敢去解决这一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还能勉强维持朝廷正常运转,最多是苦一苦底层百姓,多征收一些百姓税赋。

    但如果有那个王朝想要对田产,人口,关税,商税等动手。

    所需面对的就不是普通百姓造反的问题了。

    还要考虑到天下世家和宗门的问题。

    朝廷,世家,宗门,三者共天下。

    这一句话可不是空谈。

    得罪底层百姓还没什么。

    真要得罪了天下世家和宗门。

    恐怕用不了多久,大乾朝廷就会彻底的亡国,到时就连大乾皇室都难逃被清算下场。

    所以面对赵光义给出的难题。

    泰隆帝稍作沉默,随后便毫无感情道:“此事朕已经知晓,稍后再议!”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