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李文道的圣言真意,猴哥来了都要退位让贤!(求订阅) (第2/3页)
在上阴学宫中,司业一职,仅次于上阴学宫的大祭酒。
而上阴学宫的大祭酒,若是换做九宗六道的其他宗门圣地,便是圣地掌教。
李文道的左司业,便是上阴学宫大祭酒的第一候选者。
再考虑到上阴学宫作为九宗六道天下十五圣地之一,其实力,势力,底蕴等,较比大乾朝廷还要强上一筹。
所以李文道这个上阴学宫的左司业,其身份尊贵,权柄之大,丝毫不弱于杨安这个大乾太子,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上阴学宫的左司业是有着实权的,真要做的好了,说不得还能架空大祭酒,掌控整个上阴学宫。
而杨安这个大乾王朝太子,哪怕泰隆帝愿意放权,也不可能真正掌握大乾王朝。
李文道放着好好的上阴学宫左司业不当,想要进入大乾朝堂。
这事情怎么听,怎么离奇。
“这样的大人物,真的愿意入朝为官?”
杨安心中好奇,总觉得王太傅的推荐有些不靠谱。
王太傅却是呵呵一笑,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这位李司业同其他人不一样。”
“殿下可知,李文道是用的什么圣言成就的大儒?”
儒家的圣言。
说白了就是武道意志的一种。
上阴学宫的大儒,则是对应仙武之道的武道三品神变小宗师境界。
在仙武之道修行中,想要突破三品神变小宗师境界,就必须将自己的武道意志实质化,借自己的武道意志凝练出三魂七魄,铸就神魂。
同理,儒家的三品大儒境界,同样需要借助武道意志完成。
只不过儒家众人,为了将自己跟江湖武夫区分开,便将武道意志称为圣言真意。
唯有领悟出属于自己的圣言真意后,才能突破三品大儒境界。
杨安也不知道儒家这么做是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但人家就是这么做的。
反正自上阴学宫创建之后,几万年时间下来,大家也就习惯了。
唯有一些底层的武者,以及读书读傻了的书生,才会傻乎乎的分不清圣言真意和武道真意的区别。
杨安作为一名武道一品的天人大宗师强者。
自然知晓武道真意在仙武之道修行中的重要性。
因为这武道真意,才是上三品武者神魂的真正依托,一旦武道真意溃散,自身神魂也难逃崩塌溃散的下场。
当然,这不是说上三品武者的武道真意溃散后,人就会魂飞魄散,死的不能再死了。
事实上,神魂崩塌溃散,跟魂飞魄散一点关系没有。
在杨安看来,人之魂魄,其本质便是精神力的凝聚产物。
而人的精神力则是人大脑皮层的精神波动。
这种精神波动就像生物磁场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生成,且不断的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出去。
武道意志的作用,便是借助自己的心灵信念,强行将无形,且不断溃散的精神力收束在一起,最终凝聚成神魂。
武者的心念越强,武道意志便会越强,能够约束凝聚的精神力也就越强,最后的武者神魂强度也就会越强。
这也是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师,修行核心在于心灵意志的原因。
说白了,便是借助武道意志来强大神魂。
所以在仙武之道中,武道意志对上三品武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武者的武道意志崩塌,其凝练出的神魂法相也会随之而然的崩塌消散,最终自武道上三品境界跌落,成为一个普通武者。
这个世界的儒家修行,说白了就是儒皮武骨,在仙武之道的修行上,强行套了一层儒家的皮囊。
因此,儒家圣言真意的存在,对每一个儒家大儒,儒家圣贤,儒家亚圣,乃至是儒家圣人等,都是不可或缺,且非常重要的。
再换句话说。
如果李文道这个上阴学宫左司业的儒家圣言真意真的跟大乾朝廷有关,对方还真的有可能放弃上阴学宫的左司业之位,进入大乾朝堂。
“什么圣言真意?”
杨安好奇问道,想知道李文道的圣言真意为何物。
王太傅神色有些复杂道:“那位李司业,他是以圣人之言,取作自己圣言真意的。”
说到这里,王太傅脸上也是露出了佩服神色。
因为一个人的长相,说话,乃至是做事等,都可以骗人。
但一个人的武道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