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一人一家,一朝一代皆小事?(求订阅) (第2/3页)
大乾十三皇子杨安在海洲的所作所为,如今已然轰传天下。
李文道很清楚。
这位十三皇子已经是自己的最后选择。
倘若这十三皇子杨安真的有传说中的那般妖孽,且有志于革旧鼎新,开创大乾王朝的第二世千年辉煌。
自己或许真的就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立言。
立言,立行,立心。
知行合一。
最终成就儒道圣人境界。
赵处敬和王龙虎闻言,却是眉头紧紧皱成一团。
因为他们不知道,李文道这番话究竟是代表他自己,还是代表整个太阴学宫。
如果仅是代表李文道自己。
一个天人强者,虽然稍微有些麻烦,对九宗六道和天下十二世家而言,却根本不值一提。
就像李文道自己说的一样,他这般选择完全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毕竟圣贤种子,也仅是圣贤种子,并非真正的儒道圣人。
甚至就算李文道真的成为了儒道圣人,对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来说,也仅是比较麻烦而已,并非不可力敌。
但如说过,李文道的这番话代表着整个太阴学宫。
那就麻烦了。
虽然太阴学宫在九宗六道中,属于垫底,根本就不是紫霄宫和武帝城的对手。
但太阴学宫能成为一方宗门圣地,其势力和底蕴,依旧是不容小觑。
倘若太阴学宫彻底倒向大乾朝廷。
这对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赵处敬想到这里,眉头拧得更紧,沉声道:“这是李司业自己的意思,还是太阴学宫的意思?”
“李司业,伱作为太阴学宫的左司业,莫要以一人一家,一朝一代之小事,耽误代天行道,维持神州秩序之大事!”
“历朝历代难道没有出过明君?”
“可该亡的,不照样亡了。”
“想那八千年前的大嵩王朝,历代天子皆仁德施政,爱民如子,甚至有选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你们太阴学宫成为神州第一学阀。”
“结果如何?”
“那大嵩王朝在巅峰昌盛之际,还不是被你们上阴学宫屠龙了?”
赵处敬冷笑说道,对太阴学宫的行为打心底看不起。
什么立圣言,遵圣行,塑圣心。
他是一个字都不相信。
八千年前,自那大嵩王朝的开国天子知晓成仙路真相和神州天下真相之后,便选择了同满口道德仁义的上阴学宫众人联合在了一起,甚至有做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事,将儒家捧上神坛。
结果又如何?
还不是被十二世家扶持的黄天教搞得元气大伤。
甚至就连大嵩王朝的最后一任天子,都死在了上阴学宫大祭酒手中,被上阴学宫屠龙成功,让大元王朝的开国天子,兵不刃血的拿下了天京城。
若非如此。
以太阴学宫的道统理念,后世王朝又怎么可能对太阴学宫如此防备?
所以赵处敬相信此时的李文道说的这些话是真的,但是他却不相信太阴学宫中的那些老家伙们还能保持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心中立言。
李文道听到这话,沉默不语。
直到许久之后,他才沉声说道:“这番话仅是晚辈一人之言,同太阴学宫无关,若是赵前辈想要知晓太阴学宫的态度,却是寻错人了。”
太阴学宫的态度是什么?
李文道同样知晓。
或者说,在一代代太阴学宫子弟,以及太阴学宫的儒生修改曲改下,如今的太阴学宫已经不再是曾经的太阴学宫。
很多儒家圣人典籍,也都已经遗失,沉入了书山学海的最底部。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却也很复杂。
因为对天下士子而言,他们并不需要一尊真正的圣人,也不需要真正的圣人之言。
他们只需要一尊圣人雕塑,一部符合自己立言和信念的圣言解析。
毕竟想要成为真正的儒道圣人太难了。
反倒是借儒家的修行功法,成为武道仙神强者,却是还有着那么一丝丝的希望。
再加上成仙路的存在。
所以在太阴学宫内部,像李文道这般将真正圣人之言作为自己立言根本的人,终究是极少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