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塞外王庭 (第2/3页)
死冻伤,自己尚且自身难保,更别提去援助草原的其他部族了。
可羯胡人身为如今的草原霸主,若是对其他草原部族的求助视而不见,必然会引起不少部族的不满,严重动摇到伏罗可汗的威望与统治。
既然如今连他们羯胡本部的过冬粮食都告急,伏罗可汗贺若郁久闾只能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南边的中原。
不过他也清楚如今时机未到,想要彻底征服中原并不现实,因此他只是打算率领十几万草原勇士南下大肆劫掠一番,抢到足够多的粮食财物和妇女后便引兵北还,避免陷入中原几方势力的混战。
对于伏罗可汗南下劫掠中原的提议,这些赶来羯胡王庭议事的部落首领无不拍手叫好,毕竟千百年来,他们这些草原民族不就是靠着劫掠南边的汉人才熬过一个个漫长的严冬吗?
之前因为大宁国力强盛,他们不敢胡来,安分守己了将近一百年,如今既然南边的汉人朝廷不行了,他们这些草原民族的弯刀也该再见见血了。
只不过虽说没有一个人对南下劫掠中原有异议,但对于从哪里攻入中原,金帐内的众多首领却有着不小的分歧。
有人主张绕道西域,从河西走廊攻入富庶的关中一带;
有人则主张突袭雁门关,必能打得汉人军队一个措手不及,毕竟连他们汉人自己都说“得雁门而得天下,失雁门而失中原”;
有人则主张从燕代一带进犯中原,毕竟相对于河西四郡和号称“九塞之首”的雁门关,从渔阳关攻入河北无疑容易得多。
三派人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在可汗金帐内争得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
伏罗可汗贺若郁久闾看在眼里,却什么也没说,也没有制止这些首领的意思,只是坐在自己的可汗宝座上静静看着,任凭他们继续争论下去。
其实他自己内心是倾向于第三个提议,即从渔阳关攻入河北,他只想好好看看有谁跟自己想到一处去了。
他之所以支持第三个提议,自然有他自己的考虑。
首先雁门关易守难攻,关隘又驻扎有重兵,而他们羯胡人虽然人多势众,却没有重型攻城器械,想要攻破雁门关这座雄关谈何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