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4章 攻城在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4章 攻城在即 (第2/3页)

    司马淮看着顾羽,又叹了一口气:“只怕徐州军并不是那么好对付。”

    顾羽的目光此刻满是决然之色:“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濒临绝境之下,我自然有办法去激励将士们,一举击败徐州军,解昌邑之围。”

    见司马淮还要再劝,顾羽便又继续说道:“司马先生,如今昌邑危在旦夕,而援兵迟迟不至,城中军心必然动荡不安,我担心的是一旦董邈兵败的消息传到昌邑,刘昇很有可能会为了保住性命,开城投降萧恪。”

    司马淮闻言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因为他心中也很清楚,当初刘昇之所以对洛阳朝廷上表称臣,就是为了借洛阳朝廷之手对抗萧恪,若是洛阳来的援军迟迟不到,刘昇确实很有可能在失望和无奈下投降萧恪。

    想到此处,他便重重一点头,沉声道:“既然如此,我支持公子,我军须当尽快赶到昌邑。”

    ……

    虽说刘昇屡次派人趁夜突围去向洛阳来的援军求援,催他们尽快赶来昌邑。

    但实际上,昌邑城的形势并没有他在信中说的那么危急。

    徐州军在城外架起了上百台高大的投石车,却迟迟没有攻城的意思,只是将整个昌邑城围得水泄不通。

    刘昇心中很清楚,城外的三万徐州军之所以一直围而不攻,无非就是城外的兵力太少,只要后面萧恪率领的援军一到,便是正式攻城之时。

    虽说昌邑城内还有两万左右的兵马,但大多是老弱病残和征募不久的新兵,想要指望他们守住昌邑,多少有些痴人说梦。

    无奈之下,刘昇只能在城中又强拉来三万青壮,逼着他们上城墙协助士兵守城,虽说不指望他们能帮上多大的忙,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刘昇心中清楚,昌邑城最后能不能守住,关键在于洛阳和下邳的援军谁先到。

    若是洛阳来的援军先到,他们内外夹击,一起击退外面围城的三万徐州军,再合兵一处,击败后面萧恪率领的援军,便能守住昌邑城,彻底粉碎萧恪对兖州的狼子野心。

    相反,如果是下邳来的援军先到,八万徐州军强攻昌邑,昌邑便是凶多吉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