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 战后总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八章 战后总结 (第2/3页)

,这样才是长久之计嘛。”

    “提取军粮,提取军粮”,陈际帆反复琢磨几遍,然后忽然抬头说,“老钟,你不厚道,这主意肯定不是你想出来的,谁,谁的想法?”

    “我就知道瞒不过你,我一个侦察兵能想到这些?出这个主意的就是你从武汉带来的一个学生,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你看,信在这。”钟鼎城把一封信递给陈际帆。

    陈际帆接过信没有先看,而是自信地说:“我知道这个人,他叫李祥韬,韬略的韬。在武汉的时候这小子就给我说过这话,我敢断定,他不是党员就是入党积极分子,好吧,下一步就照他说的办。”

    接下来两人又聊到神鹰未来的打算,武器装备的来源以及如何与两党打交道等问题。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最要紧的还是马上开总结会,由上往下层层落实。

    “神鹰”的作战总结会议在小王庄的祠堂里举行,参会人员除了各连、排长外还有联络员李涛、院长吴庆和王继才等人,另外营部还把苏霓虹和李祥韬请来参加旁听。

    会上陈际帆首先讲话,在列举了此次战斗的战绩数据和己方伤亡损失数据之后,陈际帆沉痛地指出,这次作战计划的不足是造成己方伤亡较大的直接原因,首先是没有充分发挥炮兵的支援作用,炮兵的位置不能很好地适应战场形势的变化;其次是对新兵上战场后的心理估计不足。虽然鬼子的战斗力较强,但若是计划和指挥再周全点,减少伤亡还是有可能的。

    营长上来就作自我批评,大家伙那还能藏着掖着?下面先是一阵沉默,紧接着开始就互相交头接耳起来。

    一连长宋关虎看起来一肚子火,他腾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道:“营长的话过了,我有不同看法。”

    宋关虎打破僵局的举动立即把大伙的目光全吸引过去,都想看看这位立下大功的连长会有什么惊人的观点。

    宋关虎扯了扯皮带接着说:“打仗就会死人,这我想大伙都知道。我们一连和二连因为担任正面防守,所以阵亡的弟兄要多些。可要在我们当**时,面对鬼子三个中队的进攻,别说是死人,就是我们两个连都早就打光了,但这次我们却阵亡一半都不到,全歼了鬼子,这还不是胜利?所以我是打心眼里佩服营长他们的。哎我说营长,您就不要自责了。”

    宋关虎的话引起了与会的许多干部的共鸣,包括联络官李涛。李涛这是第一次亲身经历中国“神鹰”的作战,巨大的战果让他恨不得马上回去告诉孙立人长官。三个中队的鬼子是什么概念,凡是和鬼子打过仗的人都清楚,而“神鹰”却仅仅以伤亡不到一半的人数就取得了全歼鬼子的骄人战绩,这要在**那边,报纸电台早就捧上天了,这会儿恐怕开的不是总结会,而是升官的庆功宴了。可是这位指挥若定的营长却率先检讨,让李涛十分感慨。

    “陈长官,我觉得宋连长说得一点都不错,这次打鬼子能够赢下来,首先是您的计划和指挥,其次是将士用命,能够以这么小的代价全歼顽敌,恕我直言,还真看不出营长有什么要检讨的。”李涛忍不住发言。

    陈际帆一看不得了,气氛要变。他正色道:“不错,这一仗我们是赢了,还是个大胜仗,要搁蒋委员长那儿,没准团长的委任状都下来了,在座个个都升官……”

    陈际帆的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可是我们赢了,鬼子走了么?鬼子还在滁县、定远,还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杀人放火。要是鬼子再来怎么办?一个大队、一个联队甚至一个师团怎么办?鬼子的大炮、飞机、坦克来了怎么办?到时候我们还能坐在这里开怀大笑?”

    下面再没人笑了。

    “在总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