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反复筹划 (第2/3页)
事实上自从陈际帆下定决心要干,胡云峰就在内部秘密挑选精干人员,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参谋部,全程负责此次行动的各种组织。
第一科负责作战计划的拟定,由于此前没什么经验,他们的计划也是不断从粗到细,不断修改和完善。他们的作战计划当然不仅仅是特种部队攻击那一点点,而是牵扯到航空兵的协调、空中掩护、空中电磁干扰、空中精确轰炸等等。除此之外,还要评估部队的武器和火力,最后还得有人在机场担任总指挥;
第二科按惯例自然是情报,他们负责实施欺骗、担任与前方高焕捷的特工联络,以及一切与此次行动相关的各方情报,还要不断结合空中侦察和地面侦察所得出的信息进行分析;
第三科负责武器和物资等后勤,所有特种部队需要的突击步枪、榴弹发射器、火箭筒、车辆、飞机以及中间所使用的各种复杂设备,还有飞机油料、维修保障、弹药以及特种兵装备等等,极其复杂。
正如胡云峰所说,自从作战开始策划,这个临时机构简直都忙疯了。所有参与行动的参谋吃住完全隔离,每天的电报多如牛毛,参谋人员绘制了不下百张图纸,第三科外勤人员奔波于各地,监督武器的运输、存放和分发。但是最让他们头疼的还是最后行动方案的制定。
按常规,此次行动一定要有至少两套以上的预案,而且所有预案都要求参与行动的各部门全部演练。
2月27日,第一次预案讨论会在参谋部进行。参加者除陈际帆、胡云峰外,两支特种部队主官也在,第一支队是赵俊、罗玉刚、王楚英、马嘉琪,第二支队是文川浩、徐扬和赵俊;航空兵总指挥吴世华、运输机总指挥霍克上校、电子干扰机总指挥林默中校以及参谋总部各科负责人。
会议开始当然是首先询问各部准备情况,比如说特种武器装备训练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模型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两支部队先后进入哈尔滨的时间协调问题。比如说,空降兵和特种部队的武装车辆上安装的20mm加特林机炮,威力固然大,其实没必要,弹药装载成问题,建议改成12.7mm加特林机枪。
地面部队的发言很快就被航空兵军官们接过去,比起地面部队,他们的问题更多。
美国人霍克上校和他的飞行员们这一个星期来对运输机都厌恶了,杜利特少将的命令很简单,在此期间他们无条件服从“神鹰”参谋总部指挥,这个倒没问题,反正这个星期的补贴相当高、只是他一直想不通,中国人费尽心思搞那么大动静,有无必要?
霍克上校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后,对陈际帆胡云峰等人还是很恭敬的,在中国的美军飞行员有谁不知道缅甸机场的事?
“霍克上校,你不理解我们的行动这没关系,那是因为你没有亲眼看见日本畜生在罪恶,你能想象将一个活生生的中国人放在解剖台上解剖吗?”
霍克上校和他的几个属下伸出舌头,旋即又摇摇头,他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的上帝,这简直就不是人!将军的意思是日本人会这么干?”
“上校先生,不是会这么干,他们这些恶魔已经这么干了,这还不算,他们在中国人身上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细菌试验、毒气试验、还有各种烫伤、冻伤、高压、低压试验。这样的魔窟,难道不应该将它彻底摧毁吗?”
霍克上校似乎有点相信了,但是他说,“那么简单了,我们可以联合起来,把炸弹全部倾泻在这个魔鬼基地上不就可以了吗?将军,请允许我说一句,这样做太麻烦了。”
“霍克上校的神情告诉我,你不太相信,所以我们不光要摧毁它,而且还要找到罪证,这个基地的日本军官就是最好的人证。好了霍克上校,请你代表你们所有的飞行员,代表你们背后的祖国,代表那些为了消灭罪恶,争取自由而牺牲的美国士兵回答我,愿不愿意?”
霍克上校一时语塞,因为他明明看见陈际帆和周围所有中国人脸上的悲壮。霍克一个立正又一个军礼,“美利坚合众国驻华航空兵司令部斯文森.巴斯勒.霍克率全体飞行员服从将军的命令!”
思想工作做通后,霍克立刻提出了他们在训练中的意见,他们认为每一架运输机除了预计装载的人员,还要考虑到人员伤亡,也就是说一定要预留空间。换句话说,一定要对运输机的空间做出准确计算和评估。
参谋人员听得很认真,纷纷在本子上记录。
霍克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很现实,他担心日本人会动用炮兵轰炸机场,那样的话就全完了。
胡云峰解释道,运输机降落在机场的时间不会太长,基本上是特种部队控制机场后,那边的攻击部队就会赶到,整个时间不能超过三十分钟。
接下来牵扯就广了,空降兵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是否能准时到达机场?赶到机场后从什么地方进入等等。
这个需要航空兵指挥吴世华回答,他的部队要在空降兵特种部队完成任务后全力清除从哈尔滨到731基地之间所有区域,保证空降兵能顺利撤退。
这些又绕回来了,运输机上的第二组人员什么时候开始强行夺占机场?早了不行,那样第二组承受的压力很大,而且留给日军的反应时间太多,一旦日军有时间调集大炮就完了。当然也不能太晚,如果第一支队按计划赶到机场,却发现机场被日军团团包围,那也是扯淡的。
这个问题绝不是靠嘴能说得清楚的,大家一致认为必须进行一次演习。由空降兵主力部队担任蓝军,扮演日军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参谋部人员全程跟踪,测量所需要的时间。
紧接着就是电子干扰的问题,他们提出,要想进行长时间的电子干扰,必须要求飞机有更长的滞空时间,这对于飞机油料是一个巨大考验。
胡云峰心想,对啊,没有空中加油技术,要求飞机在空中长时间滞留是不现实的。
当然,这个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航空兵出动多批次飞机,上面装备电子干扰机就好了,由于干扰区域不大,电子干扰机的功率要求也不高,数量多一些应该是没问题的。
经过大家对细节的仔细推敲,第一套方案终于出炉:
行动时间定在三天后,如天气突变则推迟,行动时间在凌晨四点前。吴世华亲自指挥航空兵出动,编队有十二架c47运输机,装载150名第一支队成员和两辆武装吉普;三架载有电子干扰设备的运输机轮番出动,对731基地周边空域实施强电磁干扰。四点整,第一支队罗玉刚率四十人在内,赵俊率主力在外,在内部发起进攻的时候,外面也要同时开始。
袭击731部队的行动不能超过半小时,第一支队必须完成以下目标,抓捕石井四郎和主要军官,获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