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十九章    蜜月合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十九章    蜜月合作 (第3/3页)

道陈际帆这个比方打得相当恰当,确实苏联人还好,总算顶住了德国人的攻击,而且似乎还有反攻迹象,可是英国人就太惨了点,除了在北非有点起色外根本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只有中国人,不,只有“神鹰”,才给了全世界最大的惊喜。

    赫尔利耸耸肩道:“将军,我们确实应该加强合作,但是将军一直对美利坚合众国怀有戒心,我们确实欢迎将军在民主和自由的道路上与我们加强合作。您是知道的, 生产的武器要保证各个盟国的供应,而我们的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要请将军谅解。总统先生有一个建议,听说将军最近的钢材很紧张,美国政府愿意倡议一些企业家到中国来帮助中国人争取自由的战争。您觉得意下如何?”

    陈际帆装作很迟疑,“赫尔利先生,不是我不愿意,您知道,现在很多人骂我是独立的军阀,如果我轻易答应,会留下骂名的。”

    赫尔利心想这家伙还真狡猾啊,怪不得总统先生对他赞不绝口,说中国要是选举,这个年轻人至少可以连任两届总统。

    “那将军有什么好办法呢?”

    “这样吧,我们中国人有资源,如果美国企业家能提供做好的设备和技术,在短期内建成一座中型钢厂,那么特区政府一定会在其他领域向美国资本开放。中国的市场太大了,战争结束,百废待兴,商机无限啊。”

    赫尔利差点没站起来,终于松动了,这下子总统身上的压力可以减轻点了,不过他不认为陈际帆开的价会这么低,一定还有后着。

    果然,陈际帆又说:“我们将有步骤地开放民用领域,而且还争取与有魄力的企业合资扩建天津港,要知道,东北即将光复,那里资源丰富,市场巨大。天津港的吞吐量甚至会超越上海;还有,我们的科研人员已经在贵国申请了数以百计的专利,这些专利一旦投入生产,其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陈将军不用诱惑我,我不是商人。请将军直说,还需要我们做什么?”赫尔利不是一个可以随便诱惑的人。

    陈际帆哈哈大笑,“赫尔利将军,我需要一座飞机组装厂、一座卡车厂,我需要得到p51战机和c47运输机的生产许可证;我还需要得到美国的雷达技术,生产我们需要的雷达。另外,我需要向美国订购登陆舰、护卫舰和驱逐舰,订购石油设备、化工设备,当然,这些只能通过美元贷款来完成。”

    赫尔利一听,这家伙远比武汉的蒋介石难对付多了,那个家伙身为领袖只知道要钱,可是这家伙一开口就是这些。这些当然不难,八大财团早就跃跃欲试了。只是飞机生产线?这家伙还真敢想啊,还有登陆舰和护卫舰,他还发展海军?赫尔利摇摇头,这点军舰发展什么海军?对了这家伙不是常说要登陆日本吗?这是要做准备了。

    赫尔利摇摇头,“将军的要求太高了,我个人做不了主。不过,今天我们的会谈是有建设性的,不如在一个合适的时间,让企业家们来谈吧。至于贷款订购军舰和设备,我需要向总统先生汇报。”

    “当然,总统先生是最能理解我的。”陈际帆胸有成竹地说。

    罗斯福总统当然理解,实在是太理解了。他仔细研究过“神鹰”的战例,发现即使没有制空权,这支令人生畏的部队一样可以将日本黄猴子揍得屁滚尿流,现在他不但有飞机,有坦克,而且所有的轻武器都已经实现自给,实力远远超过了蒋介石。但是他还不满足,据说还在建设钢厂,不仅要自己生产飞机,还要搞坦克。罗斯福又不蠢,当然知道他想干什么。这个年轻的民族主义者,心里早就装着苏联了。

    美国总统先生的眼睛盯着桌上的日历,心里在计算着战争结束的日子。他知道战争一旦结束,陈际帆的东西也差不多了,如果这家伙真的能和苏联卯上,那对于美国是非常有利的。

    忽然,总统先生想起什么来,对,这个家伙曾经提到过“曼哈顿计划”,还没等到回国,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前前后后调查了近一个月,也没查到情报是怎么泄露的。罗斯福靠在椅子上仔细地回忆当时陈际帆的神情,发现这个年轻人根本不惊讶,就好像他已经很熟悉一样。

    总统忽然睁开眼睛,从办公桌的另一头抽出一份资料仔细翻看。这份情报是安徽的特工提供的,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很多科学家的资料,其中的几个还曾经在美国工作过。

    明白了!总统知道,陈际帆自己搞“曼哈顿计划”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敏锐地感觉,中国人可能有许多连美国人都不知道的技术。不,不是可能,是一定!

    总统马上拿起电话,让助理将政府的高级官员们请来,他要下决心。不,应该叫下血本!

    陈际帆想要的都可以给,而且还可以加倍的给,但是一定要得到与他们在武器开发上的机会。

    这位确实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国力雄厚而妄自尊大,而是用他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洞察力看到了“神鹰”的机密,虽然他不知道这些机密是什么。

    陈际帆要是知道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愿意和他合作,一定会开心得跳起来,因为他手里确实有杀手锏。

    机载第一代雷达已经研制成功,虽然还很粗糙,但这意味着第一代雷达制导导弹可以用于实战。对于导弹,陈际帆这个后世穿越的军人自然是情有独钟,现在“神鹰”的远程火箭技术虽不完善,但是用于空对空、空对地等方面还是不愁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制导技术。红外线制导现在还不敢想,只能通过雷达制导。机载雷达的诞生还意味着未来对苏作战中电子战成为可能,如果发展得快,拥有一架自己的山寨预警机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还不算,最让人兴奋的是,安徽秘密研究的电子管逻辑计算机正在进行最后的组装和测试,离问世已经不远了。同时,由于河南各种矿藏的开采,电子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等都已经研制成功,(比历史上早几年,这是因为得到了高焕捷的直接指导,而且专家们已经得到他们使用的那台跳频电台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不出半年,最多一年,“神鹰”将拥有自己的电子计算机。如果加以改造,不仅可以用来计算弹道,对敌人的炮兵阵地进行反制,而且经过改良后还可以为坦克和飞机提供导航和火控。如果真能实现,那和苏联打就不是一个时代的战争了。

    当陈际帆再一次见到赫尔利的时候,看见赫尔利满面春风,他知道,“神鹰”跨越式发展的时机真的来了!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四百十九章 蜜月合作)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