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九章 蜜月合作 (第2/3页)
?
马寅初咳嗽两声:“将军,本来呢,事关军事机密我们也不好问。我个人也知道将军这么急着要钢要坦克是为了什么,但是这一年经济上走势良好,如果钢材被大量调走,恐怕会影响整个经济格局。现在民用市场上的钢材价格贵得离谱,由于这中间有差价,所以商人们千方百计向主管官员行贿,以求得到平价钢材。长此下去,恐怕也不是办法。”
腐败!这个词一下子占据了陈际帆的脑海,原来这也能引起腐败,陈际帆脸色一沉:“马老,还有诸位先生,我没时间去安徽,请诸位回去后游说特区议会,要加紧对商人投机、行贿、以次充好等方面的立法,还要加强行业工会的管理。对新投资的中小企业,要严格在技术、资金等方面把关。另外,特区廉政公署的办公费用要优先分配,切切啊。如果后方不稳,我们在前线打什么仗?难道将士流血、百姓辛劳是为了这帮子奸商和贪官污吏作威作福吗?”
马寅初应承下来,“请将军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让重庆的闹剧在四省重现!”
紧接着马寅初阐述了特区财政、金融方面的状况,这里面总的还是不错,比如四省基本上成了全国的生产基地,“鹰元”已经完全取代了法币,已经可以在除伪满洲之外的各省流通。但是合肥也成了各种资金的集散地,地下钱庄、外汇黑市、黄金黑市屡禁不绝。由于特区针对奢侈品的高额关税,所以走私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使海关损失巨大。
“马老,这些问题都不大,对于地下钱庄,金融委员会可以适当降低门槛,让他们转入地上。真正的大问题是,绝对不能放松对‘鹰元’的监管,既要在汇率上灵活浮动,又要特别关注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尤其是提防国际巨额资本通过沽空‘鹰元’汇率获利。这些我是外行,马老,经济上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希望您和诸位经济学家们关注社会,培养出有爱国心、业务能力强的经济学人才道观。我今天请诸位来,主要是商量与美国合作的事情。”
马寅初等人有些疑惑,两个多月前不是拒绝了美国人的合作吗?怎么今天?
陈际帆见大伙有疑问,便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我们经济遇到瓶颈,放眼世界能够有能力提供帮助的只有美国,而且美国八大财团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如果我们不松松口,美国人不可能总是痛快地给我们援助,比如钢材,还有石油化工设备等等,更重要的是,很多工艺和技术我们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所以只有让美国人进来,让他们赚到一部分钱,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把这些东西带到中国来。我会和美国总统特使谈意向,具体的由你们和美国人讨价还价。”
陈际帆趁机把自己关于在安阳建设一个中外合资钢厂,并且和美国人合股成立天津港口有限公司的想法说了一遍,专家们对陈际帆提出的“中外合资”的这种提法感到非常新奇。觉得陈际帆所提的这种合作形式可操作性较强,又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
“先不忙高兴,对于我们中国的老字号,不仅要在资金上予以扶持,而且要协助他们搞好支持产权的保护。不要刚刚打开国门,就被人家拿着美元大棒吞了去。”
最后陈际帆一字一句地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靠买办过日子!你们一定要记住,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都要依靠自己!”
马寅初听了感慨万分,还记得“黄金十年”期间有人向财政部长宋子文建议,要投资重工业,但是毕业于美国哥伦毕业大学的宋子文先生居然说,这些东西美国都有,我们还造什么。
如果那十年中国有一些重工业基础,抗战怎会打得如此艰难?记得长城抗战时,才打几次战役就把江北弹药库存给打没了,以后自然打不下去,如不是这样,怎会有后来的《塘沽协定》、《何梅协定》?
马寅初使劲点点头,“将军放心!无论是选择合作还是自己发展,我们都会遵照这一原则。”
比起马寅初等人的诚恳,代表美国总统的赫尔利要急躁得多,他和陈际帆打交道比较少,谈事情基本上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说起话来自然免不了生硬许多。
赫尔利见到陈际帆的时候,顾不得去打量对方的外貌,而是直接切入正题:“尊敬的将军阁下,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特使,我有责任提醒您,这个时候向蒙古进军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陈际帆不卑不亢地答道:“您是客人,所以我首先提醒您,蒙古问题是中国内政,贵国政府是无权干涉的。当然,我能理解贵国政府的担心,请转告总统先生,在开罗商定的事不会变。”
“将军,可是我看到的却不是这样,一个月就要过去了,美利坚合众国提供的坦克和火炮并没有进东北,而是在华北地区无所事事。”
“赫尔利先生,”陈际帆脸色大变,“请注意你的言辞,不要说是你,就算是罗斯福总统过来,也无权干涉我在军事上的决策。一句话,请摆正自己的位置,否则我们就不必谈下去了。”
赫尔利发现自己在重庆的一幕同样在这里上演,心里不由得犯嘀咕,中国人看来太在意他们的面子了,容不得别人给他们提建议。
赫尔利自然不愿谈话就此僵持,因为他此行不仅是打探陈际帆在蒙古问题上的态度,而且还要进一步争取美国财团进入四个省投资。
所以赫尔利软了下来:“十分抱歉,将军,请您理解美国政府的担心,我们希望将军在解决关东军之前不要生出外交争端,我国军界和政界一致认为,在今年内解决日本问题对两方都有好处。”
陈际帆笑笑:“这个不必担心,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我都不会两线作战。但是赫尔利先生,如果您真是代表罗斯福总统的话,我有必要提醒您,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将把精力放在欧洲,而在远东地区可以遏制苏联、监督日本的就只有我们。很遗憾的是,贵国的政治家们似乎并没有看到这一点,或者说是不愿意看到。你们给我们提供的援助实在是太少了。”
赫尔利不乐意了,中国人给他的感觉就是贪婪,是无休止的敲诈,是永不满足的欲望。据赫尔利所知,美国政府几年来一共给“神鹰”提供了900余辆坦克、1500辆汽车和近两百架飞机(包括正在路上的一批),这已经足以装备他十个装甲师和数个飞行大队,说实在的,这些装备已经可以美国陆军的一流部队相媲美,没想到这个陈际帆还不满足。
陈际帆见赫尔利脸色不善,“怎么?我说得不对?赫尔利先生,正是因为无数中国士兵的流血牺牲,才将日本人赶到了东北,现在美国陆海军才能坐在参谋部制定攻击日本本土的作战计划。否则的话,光是日本南边和东边的岛屿,就足以让数以万计的美国小伙子们送命。想一想你们给苏联人,给英国人这么多,他们的战争进展又如何?”
赫尔利毕竟是代表总统,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