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六章 实战“演习” (第3/3页)
后,剩下的部队失去了战斗意志,四散逃窜。
只有南边的12军遇到了硬骨头,所以陈际帆在这里边装备了新研制的火箭炮师,当然,主要是通过作战检验一下火箭炮的实战性能。但是他的检验却让日军魂飞魄散,这种武器一打就是一大片,日军的防线几乎是瞬间成了一片火海。26师团费尽心机构筑的各种地堡、碉堡、壕沟、铁丝网等不但在瞬间淹没在火箭炮的打击下,而且还遭到数百门重榴弹炮的攻击。
三十多分钟的炮火后,日军防线荡然无存。第5军钢铁洪流一举跨过长城,短短几个小时就拿下沽源,紧接着兵分几路对太仆寺旗、正蓝旗之间的日军进行大规模围歼。日军越有一个联队准备退守多伦继续顽抗,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被全歼在广阔的草原上。
截止到元月3日上午,26师团一万余人全部被歼,当然,12军也付出了一些代价,被日军炮火击中四辆坦克,被日军反坦克兵击中七辆坦克。
陈际帆命令,务必于24小时内完成对锡林浩特的合围,并且命令北线的第2军,得到油料和粮食弹药补给后,分出一个坦克师和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向北攻击,拿下二连浩特。
第2军一路虽然没有遭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但是严冬的行军给部队造成极大困难,尽管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吸取了德国进攻莫斯科的教训,但是和实战毕竟有很大区别,在浑善达克沙漠,部队的行军速度明显减慢,车辆在严寒中的故障率增加。
罗玉刚命令维修部队不仅要及时排除故障,而且要对各种故障建立相应的档案,战役结束后要制定相应的措施。
罗玉刚给陈际帆通话中大发感慨,“纸上谈兵和实际真不一样啊,以后部队就呆在北方了,要不然将来怎么对付得了老毛子。”
经验丰富的第2军如此,中路进入沙漠的11军孙立人部就更惨了,他的部队主要是南方人,从缅甸到长江流域,12月初开到华北平原换装,华北平原上的气温还能忍受,可到了塞外就是另外一番景象。部队非战斗减员数量急剧上升,部队因气温下降生病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由于接手装备时间短,所以装备故障率更高。
对各部队上报的情况,陈际帆倒不是怎么在意,因为此次演习或者说战役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检验机械化部队在高寒地带的作战能力,检验恶劣的气候和地形下部队的适应能力,现在发现的问题越多,将来吃的亏就会越少。
不过,陈际帆严令各部队:“现在是战役期间,各种困难只能自己解决,无论出现多大的困难,原地战役目标不能变!”
现在最尴尬的要数傅作义了,他雄心勃勃的组建了一个将近6万人的军,还搞了一个骑兵师,可是现在根本没派上用场,整个军分散在后面,全部变成了抓俘虏和押送俘虏。
尴尬归尴尬,本来还想和“神鹰”在绥远讨价还价的傅作义有些动摇了,因为机械化部队的威力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蒙古人的部队他是打过交道的,而且是长期打交道,战斗力并不弱,比李守信的汉族伪军要强,但是不到12个小时,这些部队就土崩瓦解。有时候他在想,自己视为精锐的35军即使得到了人家援助的进口德国造,可在人家飞机、坦克和火箭炮的打击下能坚持多久。看来,陈际帆亲自来找自己,是自己和绥远军民的福音。
和陈际帆相识这一个月,傅作义不但见识了以陈际帆为代表的这些新型军人的生活,更见识了对军事理念的超前见解,和人家相比自己这个比誉为“守城将军”的民国将领跟一个乡巴佬没什么区别。
傅作义没有到过安徽,感受不到安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工业水平,可他在绥远看到了,他看到火车一车车地往下卸载设备,他看到一支支工程队开赴大青山,他看到了很多技术人员在草原上进行勘测。他知道一件事,安徽的发展一定是非常超前的,很可能超过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
傅作义很愉快地接受了安徽发行的“鹰元”在绥远地区流通,并且承诺逐步废除自己私自发行的流通币,因为他的货币不仅纸质差,而且没有任何信用保障。即使他不接受,民间也已经开始了流通。
和傅作义不同,此刻的锡林浩特已经乱成一锅粥,很多蒙古贵族准备收拾细软逃跑,日本顾问正在电台和电话机前一遍又一遍地向关东军司令部求救。可是关东军这几天一直处在“神鹰”轰炸机的阴影中,根本无法公开调动大规模的兵力,再说,从热河调兵往察哈尔,要翻过大兴安岭余脉,在这种天气下行军,对后勤的考验很大,偏偏在前几天,北线的铁路全线瘫痪,积累的很多物资被“神鹰”的航空兵炸得干干净净。关东军现在只能看着蒙疆自治政府自身自灭了。
元月四号中午,“神鹰”机械化军团兵临锡林浩特城下,说是城市,其实大草原上的这座蒙疆政府所在地连城墙都没有。
经过短暂的对峙和劝降,德王和李守信等人率伪政权官员全部出城投降。
经过一天多的“演习”,“神鹰”动用了三个坦克军,一个步兵军,全歼了日军26师团一万余人,俘虏伪军、蒙古军三万余人。光复了从二连浩特到锡林浩特一线以南全部察哈尔领土。摧毁了在日本人操纵下妄图分裂国土的伪政权,抓获了以德王为首的大批分裂分子,为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打下了良好开端。
除了上述的政治意义外,此次实战演习在军事上还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是检验了部队的战斗力,发现了很多问题,为以后在东北平原的作战取得丰富的经验,其次光复察哈尔全境后,从东北方向对热河形成了包围态势,使得日军的防线更加捉襟见肘,为全面进攻东北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这里毕竟和中原地区不同,接下来的如何善后令陈际帆更加头疼。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四百十六章 实战“演习”)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