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十六章    实战“演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十六章    实战“演习” (第2/3页)

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因为时间紧迫,陈际帆并没有等到包头这个坦克厂建起后才开始生产,而是将坦克部件分解,建设若干零部件配套工厂,这些工厂并不仅仅是为了军工,也同时对民用开放。一旦等到坦克厂的生产线完成,可以立即开始生产坦克。

    元月2日,“神鹰”司令部在张家口设立代号为“共和”的演习总指挥部,说是演习,其实目标就是歼灭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所有兵力,这里有日军原驻蒙军26师团两个步兵联队和其他部队,有李守信的伪军部队3个骑兵师和4个步兵师,有德王指挥的蒙古骑兵2个师,加上地方的伪军守备部队,总兵力不到五万人。

    之所以不叫战斗,而称作演习,是因为对手的实力实在是太差劲,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为了更好地体现机械化部队的威力,此次代号为“共和”的军事演习不使用除侦察机外的航空兵,作战目标以歼灭日军和迫降伪军为主。

    其实,自从日军全面退出长城以南和张家口以西,伪猛将自治联合政府便如坐针毡,特别是看到在张家口一带“神鹰”大军压境,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但是时间一个月一个月的过去,德王和汉奸李守信等人并没有看到对手的进攻,而是听到热河境内传来一个有一个针对日本人的袭击,所以慢慢地放松了警惕。

    而陈际帆之所以拖了这么久,并不是军事原因,实际上就算没有坦克军,光靠第1军和第2军,就可以轻松搞定伪蒙疆政府的部队。

    真正令陈际帆挠头的,是民族政策。

    除了长城,就进入到蒙古族聚居的地方,绥远境内的情况较好,是因为傅作义在这里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察哈尔就不一样,尤其是进入草原深处,那里几乎看不到汉人居住地,基本上以蒙古族和满族为主。部队必须要有一个妥善的民族政策,才能保证察哈尔部的顺利光复,而且为了以后外蒙古的问题,对察哈尔的上层分裂分子,还不能实行暴力解决,必须要劝降,要让他们为自己服务。

    自从高焕捷到东北以后,陈际帆接手了关内“鹰眼”的领导工作,他向察哈尔派遣了大量的特工,搜集了关于德王和蒙疆自治政府官员的一些资料,还有更多的李守信伪军的资料。

    在演习前夜的军事会议上,陈际帆向各部队长官下令,对日军毫不留情加以歼灭,对伪军,投降者保证生命安全,对于蒙古族等部队,只要放下武器,愿意参军的参军,不愿意的放回。

    至于战役思想很简单,三个坦克军兵分三路向察哈尔纵深突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合围锡林浩特,一举端掉那里的政权,然后回头聚歼察哈尔日伪军。

    元月3日凌晨3点整,“神鹰”一千余门大口径榴弹炮在北起绥远四王子旗,南到张北长达几百公里的地段上,同时向日伪军阵地发出强大的怒吼。炮火准备完毕后,第2军罗玉刚部向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一线,11军(新1军)孙立人部向察哈尔右翼后旗—商都—化德一线,12军(第5军)戴安澜部向沽源—正蓝旗—多伦一线发起宽正面,大纵深的机械化大进攻。

    正如陈际帆所说,此次战役只能称为演习,北边伪军和蒙古骑兵的防线在“神鹰”钢铁洪流的冲击下就像是不存在一样,很多部队一见到坦克,再看见坦克的炮火后,撒开两条腿就往后跑,只有沽源至多伦一线驻守的日军26师团在负隅顽抗。

    陈际帆这样的安排是有原因的,中路的伪军是李守信的部队,人数虽多但战斗力不强,而且这里有铁路,所以交给刚刚成立坦克军的孙立人,让这支部队在后勤保障和地形等方面得到训练;本来南边收拾鬼子的重任应该交给经验丰富的第2军,但是戴安澜居然写血书求战,说要在鬼子面前打出国军机械化部队的威风,陈际帆同意了,并把指挥部设在12军。战役主力的第2军在北面攻击苏尼特右旗后,要穿过浑善达克沙漠,这对第2军行军也是一个新的考验。

    12军得到新装备后,又得到第2军抽调的军事干部帮助训练,部队战斗力得到很大提高。陈际帆经常到部队给军、师、团干部讲课,强调机械化部队的运用。不过,陈际帆也让这支光荣的部队感到难堪,因为他在上课的时候举出了昆仑关战役的例子。

    陈际帆说,昆仑关战役,第5军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从这一点讲,你们是英雄。但是从战术的运用上,舍弃装甲部队优势,讲机械化部队用于攻坚是得不偿失的,第5军在昆仑关虽然取得胜利,但付出了惨重代价,尤其是部队的骨干大量损失,是整支部队沦为二流。否则在缅甸还能取得更好的战绩。

    陈际帆从德国运用机械化部队说起,一直说到华北会战,说到第2军使用轻型坦克大纵深迂回敌人后方,一举扭转战局的例子。一直说得这支部队团以上军官恍若隔世,心服口服为止。

    相比之下新1军没什么包袱,这是因为孙立人将军接受新事物较快,业余时间总喜欢研究世界先进国家的战例,所以对机械化大兵团作战的理解也很到位。

    陈际帆总笑他说:“兄长,有人说你说‘东方隆美尔’。但是人家隆美尔将军早就指挥坦克装甲部队了,所以你也要迎头赶上,这样名副其实。”

    孙立人一点也不敢轻视自己这位拜把兄弟,接受改编的时候就保证,一定让部队快速形成战斗力。

    战斗打响后,北路和中路推进很快,第二天清早九点左右,第2军拿下苏尼特右旗,稍事休整,把防务交给随后赶到的17军(35军)傅作义部一个骑兵师后,中午12点继续向北攻击,他们要在白天穿过浑善达克沙漠,在天黑后拿下苏尼特左旗,完成对日伪军左翼的包围。中路的孙立人稍慢,毕竟是这支部队第一次实战演习,他们率先拿下察哈尔左翼后旗后,部队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总结,然后循着阴山山麓冲下,一举突破伪蒙古军在商都和化德的防线。

    很有意思的是,在波兰发生过的一幕又在这里重演,又几支蒙古骑兵可能自诩自己的战斗力高强,面对几百两坦克毫不畏惧,挥舞着战刀朝着钢铁洪流直扑过来,试图证明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很可惜,在主力被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