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三章 向北出击 (第3/3页)
以零伤亡全歼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反正在南边的小苇子沟已经上演过这一幕。
从敖汉旗过来的日伪军足有一千多人,战斗开打后的五分钟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对手单位时间内射出的子弹绝对是一个变态的数据,仅仅五分钟,鬼子就伤亡掉七十多人,然后才缓过劲来。
但是当鬼子开始大规模还击后,发现处境更加尴尬,不追?这怎么都说不过去,可是派出追击的骑兵被人家的狙击手和迫击炮打得人仰马翻,怎么追?
担任这边阻击的正是文川浩率领的一个连,他们的目的不是全歼敌人,而是将敌人打残后放鬼子到丰收镇去,东边负责阻击贝子镇的徐扬也是这个目的。
可是徐扬捡了个大便宜,因为来到他面前的鬼子只有一个小队,加上不到八十人的伪军,不要说重机枪,连掷弹筒都没有几个。只有五挺轻机枪,鬼子两挺,伪军三挺。
徐扬想不通,鬼子到底怎么想的,难道就凭这点部队就想在公路上完成所谓的封锁任务?
想来想去,徐扬决定下重手,全歼!
既然要全歼,那就得先照着鬼子打,把鬼子打得差不多了,再招降伪军,无往不利。
战斗开始后,徐扬命令迫击炮封锁住日伪军部队之间的地带,然后集中火力照着五十多日军猛打,骑在马上的鬼子中尉指挥官成了狙击手的第一个对象。紧接着两具火箭筒和一挺通用机枪对着鬼子的队列一阵猛揍。
这种交叉火力鬼子哪里受得了?还没反应过来就伤亡大半,因为不躲就会被机枪扫掉,而躲起来又要承受火箭筒的轰击,这种仗简直不是人打的。
伪军那边就好收拾多了。迫击炮进行遮断式射击后,将日伪军完全分开,但是伪军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也开始架起机枪准备还击,哪知道机枪刚刚架起就被掷弹筒准确地敲掉,而且两边等待多时的突击步枪终于得以尝鲜,对着拿枪的伪军就是一阵猛扫。(徐扬欺伪军的枪法差,所以将突击步枪埋伏得比较近)
“放下武器免死!”“缴枪不杀!”这两句中国话在活着的伪军听来无异于是天籁之音,只要能活命,就别打了,没看见那边皇军被打得快没气儿了?
伪军们放下武器后,这边抽出了兵力加入到全歼鬼子一个小队的战斗中。由于阵地伏击并不是特种部队的经常性科目(因为这样容易引起伤亡),所以一般打鬼子的伏击,都是在鬼子三八大盖的射程外用远程火力先敲掉鬼子最有威胁的机枪和掷弹筒,然后再慢慢收拾鬼子,小苇子沟的战例表明,这种战法最能避免伤亡,而且战绩卓著。
当然,这种战法只对装备精良的“猎鹰”有用,之前在山西的八路军或是国军都没办法搞这种远程打击。
鬼子们还是有机会射击的,只是这种射击的准头太差,而且敢于冒头的鬼子一般打不了几枪,不是被狙击手敲掉,就是招致机枪的扫射。
战斗仅仅打了一个多小时,一个小队的鬼子就被全歼。
比起“死神”文川浩,徐扬更损。他先对投降的伪军装模作样说了一番大义凛然的道理后,让队员们把退了子弹的枪还给伪军。
道理很简单,你们不是痛改前非发誓不当汉奸吗?好啊,拿着刺刀去鬼子的尸堆里,甭管活的死的,每个鬼子身上捅上一刀再说。
按说这些伪军的运气还真不错,确实有些鬼子没死透,手上捏着一枚手雷或是一把刺刀准备在对手过来的时候同归于尽的,但是当他们看见自己“友军”军装后,绷紧的神经松了下来,也没多想为什么他们会在这里,迷糊中也许以为自己得救了。
谁知道胸口一阵剧痛,被伪军们用力将刺刀捅了进来,带着无尽的疑问和恨意死掉了。很多伪军一边杀还一边唠叨,“太君,对不住了,我们也要活命啊。”
投降的伪军五六十个,基本上每人能捞着一刺刀。
“走!到丰收镇去,和金锁汇合!”
金锁此刻正在打扫战场,最头疼的就是这些个俘虏和地上的枪支,伪军放了又担心他们会重新当汉奸,枪支扔了怪可惜的,毕竟根据地最需要这些枪支弹药。
金锁和徐扬取得联系后,决定在丰收镇上先搞搞宣传,等徐扬过来汇合再作打算。唯一苦点的是文川浩的部队。
一千多日伪军被劈头盖脸打了十几分钟,部队损失一百多人后,不发发威是不可能的,经验丰富的日军指挥官发现对手虽然火力强大,但部队人数很少,当即命令部队快速迂回,准备吃掉敢于伏击皇军大部队的敌人。
当然,追击是要付出代价的。
代价就是被文川浩带领的狙击手一个个地爆了头!
鬼子的指挥官是一名中佐,他一边命令部队追击,一边和丰收镇、贝子镇联系,但是结局是非常痛苦的,丰收镇失守,皇军全部玉碎,贝子镇增援的部队没有消息。日军中佐终于意识到,面前这伙狡猾的敌人一定是想把自己拖在这里。
他命令部队,放弃追击,全速向丰收镇赶去。丰收镇必须重新占领,否则皇军的交通线会遭到威胁。
远处的文川浩见鬼子不恋战,通过电台向徐扬和金锁下令,迅速合并一处,撤出丰收镇,在北边的高家窝铺汇合。
金锁问道:“俘虏和武器怎么办?”
“俘虏关起来,派十个新兵找大车将武器全部运回四道营子大山!”说完后,文川浩命令部队,贴上去继续骚扰敌人,和鬼子周旋个把小时后再撤往北边的目的地!
鬼子中佐带了这么多人出来,似乎并不担心自己的老窝敖汉旗所在地新惠镇,因为这里不仅有一个中队的皇军驻扎,而且他再出发前已经给赤峰的师团部报告了情况,请师团部增兵敖汉旗。
可日军被“猎鹰”搅来搅去搞糊涂了,搞不清楚敌人下一步袭击的目标到底在哪儿,只能先重点防守重点城镇。
而此刻文川浩的眼睛,正盯着北边铁路上日军重要的物资据点,通辽至赤峰铁路和朝阳至赤峰公路的交点---四道湾子车站!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四百十三章 向北出击)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