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十二章    名声大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十二章    名声大噪 (第2/3页)

上课。

    上政治课!

    “看见没有?”高焕捷手一指外边,“老百姓知道疼人,他们把咱看作是他们的子弟兵。而我们就是中国人民的子弟兵,这不是条例上枯燥的说教,而是活生生的事实。所以今天我把话撂在这里,今后无论咱们立多大的功,有多大本事,在老百姓面前,咱们都不能翘尾巴。如果有人觉得自己了不得,天下的江山都是打下来的,那我奉劝他,趁早收起这个念头!如果有人放松这根神经,胆敢祸害老百姓,别怪我今天没提醒,到时候管你是什么功臣,照杀!”

    文川浩接着道:“为什么后方会动用飞机支援咱,就是担心咱们不好开展根据地,如今,打胜了,有了起色,乡亲们信任咱,咱就不能丢脸!祸害百姓者,无论功劳大小,杀无赦!”

    260名“猎鹰”屏声静气,一字一句地听着两位队长杀气腾腾的宣言。

    政治课上完,终于开饭了。

    徐扬端起手里热腾腾,冒着香气的大碗,感叹道:“还是这顿饭香,来二十天,还是头一次吃到乡亲们做的饭菜,真香!”

    这顿饭确实香,不仅仅因为在寒天冷冻的天气吃到的热汤,也不是因为饿极了以后吃到香喷喷的炖肉,而是因为这是老百姓心甘情愿做出来的,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此时的参谋总部得到了高焕捷发送的消息,胡云峰正召集参与行动的飞行员和航空兵指挥官们进行仔细总结,参与旁听的还有军工署参与设计“空中炮艇”的设计师们。

    经过大伙七嘴八舌的发言,得出几个结论,一是悬挂的炸弹数量较少,威力不够;二是飞机速度太快,高度太高;三是弹药的数量可以根据战场情况调整。四是东北地区林子密,机枪、机炮受到一定限制。

    但不管怎么说,最后参谋总部还是决定为飞行员们请功,毕竟人家几架飞机就干掉了鬼子差不多一个野战联队,肯定把鬼子给彻底镇住了。

    尝到甜头的飞行员们跃跃欲试,纷纷要求再一次驾驶这种变态的“空中炮艇”去轰炸鬼子。

    胡云峰笑道:“着什么急?等前方特种部队一有消息,仗有你们打的!”

    可鬼子们并不这么想,尤其是号称“马来之虎”的关东军第1方面军山下奉文大将,听闻逃回来的大野联队将士声泪俱下地描述他们遭遇到的惨状,惊得目瞪口呆。支那人居然单独动用航空兵,仅仅八架飞机就把自己一个精锐的野战联队歼灭了,这实在太可怕了。

    绝对不能让消息蔓延出去,否则将会给前线的关东军的士气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山下奉文让人把这60多个活着回来的伤兵软禁起来,然后将消息通知给第2方面军的阿南惟几大将。

    阿南开始还想讥讽一番,谁知道在电话里越听越不对劲。他知道山下奉文为人一向高傲,绝对不会编出这样匪夷所思的故事来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放下电话,阿南惟几命令参与围剿的部队停止前进,守住公路关卡,所有城镇、据点、车站、桥梁、港口等守卫部队全部进入一级战备,所有军官不得请假。

    之所以命令阜新、朝阳、叶柏寿等地的部队停止进剿,阿南惟几也是没办法,怕了!他和山下奉文一样,一时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办法收拾这个心腹大患,总不能把前线的大军调过来吧。

    不过,鬼子虽然暂时停止了进剿,暗地里却没有放松警惕,两位方面军最高长官在没有想到好办法之前决定暗地里调兵先将周边的道路封锁了再说。

    鬼子能封锁住道路,却封锁不住他们惨败的消息。“神鹰”大获全胜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很快沿着努鲁尔虎山传了出去,北边的科尔沁大草原,西边的热河,东边的阜新、通辽等地,都知道了鬼子被飞机灭得干干净净的消息。

    各地占山为王的抗日武装(抗联已经被打败,退到苏联境内)备受振奋,原来自己人要过来了。当初被鬼子打得鸡飞狗跳隐姓埋名的各山头土匪,怀着各种心思翻山越岭朝着建平镇涌来。

    而“神鹰”武工队建立根据地的工作也正式开始。为了便于称呼,参谋总部将他们命名为“神鹰”东北抗日挺进纵队,任命高焕捷为挺进纵队总队长,文川浩为副队长。高焕捷全面负责武工队的工作,主抓根据地的建设工作。文川浩负责率领特种部队,担任根据地保卫的主力,并且伺机搜集日军情报。

    小高人虽然年轻,可他一直在指挥“鹰眼”,经验极其丰富,他知道在这里立足绝对离不开当地乡绅的支持,所以他在建平镇设宴,邀请四里八乡一百多位乡镇原来的乡镇长来做客。

    虽然很多人担心这是一次鸿门宴,可不敢不来。

    就在他们战战兢兢地入席的时候,一身便装打扮的高焕捷出现了。高焕捷没有讲过多的大道理,只是洋洋洒洒地介绍了“神鹰”军队的情况,介绍了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四省的经济民生状况。

    最后又谈到减租减息,这回下面乡绅地主们的脸色不太好看了,但又不敢说话,一个个在心里嘀咕着回去后该怎么想对策。

    高焕捷早料到会是这样,反正事关利益就不亲热。

    “大家伙还是先听我讲一个故事,我们总司令常说,做什么事都得看长远,要向王继才老先生学习。这个王继才老先生是谁呢?大伙一边吃一边听我讲。”

    废话,你不动筷子,谁敢吃?要讲赶快讲!

    高焕捷不愧是搞特工的,记性好得很,而且也很能编故事,他把“神鹰”一开始怎么遇到王继才的,又怎么在王继才的帮助下开始训练民兵的,人家是如何散家财帮助拉队伍的都讲了一遍。

    “王老先生是一个爱国的地主乡绅,在小王庄有威望,对中国抗战有功,对我百万‘神鹰’有恩,那么对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