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章 如虎添翼 (第2/3页)
不已,然后说道:“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一个大型钢铁厂,当然,还有有稀土冶炼厂,时不我待,所以我想请先生出山,主持这项工作。”
“为国分忧,义不容辞!”丁道衡没有客气。
陈际帆对一起来的几个资源委员会专家负责人道:“我要先到绥远去和傅作义将军协商,你们要在这边做好准备,制定好探矿、采矿、交通、建厂等规划,要在资源委员会上详细论证,做出相应的可行性报告出来。所需资金、人员以及相应的设备、原材料等找钟将军或者马老解决。”
“那就请丁先生莫辞辛苦,担当这个计划的负责人吧。”资源委员会专家道。
丁道衡没有推辞:“义不容辞!”
回到司令部,钟鼎城的电话便到了,陈际帆不等他的战友询问,便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老钟在电话那头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一句话:“你对友军倒是很慷慨啊,要是他们拿着这些家伙不去打鬼子,而是听老蒋的话去打内战该咋办?你不成罪人了?”
“内战胜利的关键在人心,几万支枪决定不了胜负,再说,还没见到傅作义,结果还不知道呢。”
老钟道:“建设钢厂义不容辞,我的意思,是不是把坦克厂也建在那边?原料近,.la [棉花糖]”
“正有此意!你要找专人准备,开罗会议咱们胜利了!”陈际帆洋洋自得。
“我已经知道了,和这些列强打交道真不容易,你辛苦了。让春香留下来吧,人家跟你成亲就没消停过。”
“好,让她担任你的助手,负责协调新钢厂的各种事务。”
钟鼎城道:“那德国专家呢?你不见见他们?”
“不见了,没有足够的钢铁,说什么都是白扯,你见他们就行了。如果他们要火箭炮的资料,给,没有点甜头,这些家伙是不肯出力干活的。但是有一条,你要敦促他们开工了,坦克厂越快越好。”
“没问题!你这就要去绥远了?傅作义这个人不知道好不好打交道?”
“先礼后兵,晋绥军在那个鬼地方,不就是缺枪炮吗?给他们!敢有异心,灭之!”
陈际帆飞到北平的时候,胡云峰忙得团团转。情报、后勤、军队的训练和换装、军饷粮食的发放等等都要他过问,这个参谋长当得咬牙切齿的。
见到陈际帆的时候,他没有向老钟那样夸赞自己老队长在开罗的精彩表现,而是没好气地说:“头,你倒轻松了,把这些东西全压在我头上,你看看你看看,掉头发了!”胡云峰把军帽揭开。
“你小子,快戴上,天这么冷。谁让你事必躬亲了?你以为你诸葛亮啊。”
“哎哟我的头,你说的倒轻巧,几十万部队在这边没事干。天天都要吃喝,还要准备冬衣,还要换装,这换装以后不得训练考核吧。还有,阿浩一到东北,就给我发来了他的消息。这小子,不叫苦,不报功,一门心思让我重视他提出的建议,说是在严寒地区作战要讲规律,我让宋关虎和罗汉斟酌,他俩是东北人,更清楚这些。”
“阿浩他们怎么样?”陈际帆这才想起来询问自己最得力的部队。
“阿浩这小子有你的风范,刚到一个多星期就交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别卖关子,快说!”陈际帆差一点脚就踢上去了。
“干什么干什么,注意形象,俺好歹也是陆军中将啊?阿浩歼灭了关东军一个独立守备队577人,自己零伤亡。这小子,真狠!”
“胡闹!谁让他逞能了!”陈际帆的表情很奇怪,嘴上很生气,可脸上全是微笑。
“怎的?许你带着部队零伤亡,就不兴人家也爽一把?要是我干这个队长,一样!”
“不是这个意思,阿浩倒是爽了,可关东军能善罢甘休?阿浩他们要吃苦头了。你有没有做什么安排?”
“瞧你说的,阿浩带到是特种部队,不适合搞宣传征兵,再说这样也容易暴露。所以我抽掉了几百名原籍东北的战士和一些特工过去,目的就是要把他们占据的地盘巩固住。至于阿浩,你就放心吧,他说‘猎鹰’特种部队将来还要派上大用场,现在权当练兵了。”
“这小子,他们的弹药够不够?”陈际帆继续问道,看得出他很关心。
“这一段时间天气很糟,东北地区雪下得很大,等我们这边航空兵准备到位,就先给鬼子来一个下马威,然后给他空投。”
“德国人援助的一批军火我带了一般过来,你先给他们挑一部分出来,剩下的我要交给傅作义。”
“干什么?你又想打绥远的主意?”
陈际帆忽然砸吧砸吧眼睛,“我们要在包头建钢厂,规模是现在两个钢厂的两倍还多。”
“包钢?”胡云峰嘴巴张得大大的,“白云鄂博?早该如此!是不是要搞坦克飞机?”
陈际帆笑着使劲点点头。
“耶!”胡云峰兴奋得直叫。末了又说道:“时间很紧,光靠咱们自己恐怕是不行的,是不是找美国人贷点款,购买他们的钢铁设备?”
“这是我还没想过,等我先去找傅作义以后,再让马老他们出面,这地方贷款是可以的,但是绝对不能让外资进入!”
“头,你现在越来越像个政客了,哈哈。”
陈际帆在北平只待了一天,待胡云峰和傅作义取得联系后,他便带着一个营的卫队从张家口驱车直往五原第二战区北路军司令长官部)。
傅作义一听说是陈际帆要到五原拜访他,又喜又忧。他已经从报纸上得知了这位活跃的抗日名将在开罗的表现,可如今他应该在自己的指挥位置,可为什么马不停蹄往自己这儿跑呢?
鬼子退走后,傅作义率先精简部队,开发边疆,先后举办干部轮训班,兴修水利、兴办军垦农场,并且还整顿金融财政。他一直很羡慕安徽模式,闲下来的时候总是摇头叹息说自己无缘与陈将军见面,不然非得派人去安徽取经不可。
傅作义哪敢让陈际帆驱车打大漠中来,他回电胡云峰,说自己将亲自在归绥迎接陈长官大驾。
陈际帆望着地图长舒了一口气,这归绥到五原六七百公里,一路风雪交加,等自己到那儿,恐怕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这个傅作义想得还算周到。
1941年12月3日,陈际帆终于在呼和浩特(归绥)见到了这位敬仰已久的将军。在解放战争中傅作义将军放下了武器,使北平免遭战火,居功至伟。
“宜生兄好,”陈际帆一下车就拿下手套对着已经举手敬礼的傅作义还礼,他的军衔比傅作义高,这样的称呼并不为过。
“陈司令长官大驾光临,卑职迎接来迟,乞望恕罪!”傅作义身着标准的忠将军府又是一个敬礼。
“宜生兄在这塞外搞得有声有色,实为民众之福啊!”
“哪里,陈长官过奖了,陈长官在冀鲁豫皖四省的建设成就有目共睹,卑职钦佩之至,请!”傅作义将陈际帆迎进了归绥的官邸。
呼和浩特市并不大,城市周边到处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