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师生斗法 (第2/3页)
么快,咱们也能独当一面了。大伙都有各自负责的工作,无法分身前去,但是我在这里向诸位兄弟保证,此去定不辱使命,一定尽最大的可能为祖国谋取利益。你们要相信我!”
“让何亮带一个排战士去吧。”
“说什么呢?我不是国家元首,老蒋才是正主,我此去顶多是以幕僚的身份,所以人不能带太多,这样,从警卫师里面找三个人跟我走,要形象好的,而且素质要过硬的跟我过去就好。”
“神鹰”七星的聚会没办法持续很久,首先是各地的军事事务非常庞杂,然后蒋介石那边也开始催起来,既然他决定还是叫上陈际帆,那说不得要事先通气,免得到了外交场合出问题。
接到老蒋的电报,陈际帆知道不能耽搁。虽然他知道国民党最终是要灭亡的,但陈际帆还是决定在和老蒋交流,表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提醒他,国内的事情不要太迷信武力了,和共产党也好,民主党派也罢,还是坐下来好好谈谈为妙。
无独有偶,蒋介石和自己的幕僚为了会议正精心准备着。老蒋还是很希望能够在国际上露露脸的。十分在意国际观瞻的老蒋,现在很有面子,因为现在的抗战形势至少验证了他当年在庐山会议上的呐喊。
一想到那句“人无分男女,地无分南北,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老蒋心里就止不住的兴奋,抗战的形势已经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之前的态势。可以说,他领导的全民族抗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既然是胜利,少不得要向英美讨要点东西。
僚属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台湾和澎湖,因为这个地方被日本人占得太久了,必须收回来。至于其他的,因为这里面有英美苏等大国的利益牵扯,所以僚属们并不敢多言。
而蒋介石则巴不得“神鹰”永远都有打不完的仗。
打完关东军,老蒋的想法就是趁势和苏联人干一仗,当然这一仗不能由他这个领袖挑起。他只管坐收渔利,打胜了,他有面子;打败了,他也好出面收拾残局。“神鹰”会怎么样他不管,重要的是这支强悍的力量不要阻碍他统一全国的路就好。
而陈际帆虽没有去猜想老蒋的心思,但是他也要想办法说服老蒋,让老蒋调拨更多的部队归他指挥。反正多一支部队到东北,就少一支部队打内战。这不光是为了共产党和民众,更是为他们着想。免得成了战犯,坏了自己一世英名。
蒋介石是在自己的官邸身着便装接见陈际帆夫妇的。经过精心打扮的何春香看上去光彩照人,虽然缺少些贵族气息,但是合身的旗袍让她看上去非常养眼。相对于武汉后方的大多数妇女,经过军旅洗礼的何春香看上去要成熟些,其魅力连接见她的宋美龄都有些惊叹。
老蒋关心的是政治,可他的夫人却更关心陈际帆到底找了个什么样的女人做妻子。
于是进入官邸后两对夫妇互相寒暄后,宋美龄很大度地拉着陈际帆夫人到一边去聊家常,留下了蒋介石和陈际帆二人准备谈正事。
“坐吧,”老蒋很随意,“国事紧急,你的婚事我没能到场祝贺,莫要怪我不近人情才是。”
“老师眼中了,”陈际帆装模作样地站了起来,“学生结婚乃家事,怎能和国家大事相提并论?再说经国兄不辞辛劳过去,也是一样的。”
“嗯,美国人给我们发来电报,邀请我参加德黑兰的四大国元首会议。我不喜欢苏联人,所以拒绝了。罗斯福总统又来电报,邀请我去开罗,这一次他指明,要我把你带上。看来,美国人对你重视得很啊。”老蒋话中带着酸气。
其实这两人从几年前没见面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那个时候蒋介石一门心思笼络,而陈际帆则阳奉阴违。现在老蒋见笼络不成,也不好翻脸,所以表面上师生关系很亲密,实际上在互相利用和试探。
陈际帆道:“美国人无利不起早,他们想要利用山东和安徽境内的机场为跳板轰炸日本本土,所以要和学生见面。”
“那你是有什么想法?”
“老师,我这个人没什么政治野心,麾下部队虽多,是为进军东北打关东军的。”
“你很能打!仗都叫你打完了,我这个领袖没什么事做了,以前战事紧急,政府特批在四省成立特区,现在关内局势已定,四分五裂是不行的。你准备何时归属中央啊?”蒋介石不紧不慢。
陈际帆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老蒋竟然选择这个时机来摊牌,这可有点难办了。当场拒绝是绝对不行的,那就意味着事实上的独立,意味着从此和国民政府分道扬镳。陈际帆当然不怕中央军,问题是得罪了老蒋,远征东北的事情就会被拖后腿,不好玩。
陈际帆急中生智解释道:“老师,您就当学生是一匹不喜欢受管束野马。说实话,当初学生拉队伍的时候,首先见到的是新四军。学生当时见到新四军盯着青天白日徽,所以也想过加入,但学生七人实在是不愿过问太多政治,故一直未能接受改编。后军委会亲自过问,许以优厚条件,并且在军事行动上没有过多干预,学生才能率部取得一些战绩。这一切,实是老师之功啊。”
蒋介石见陈际帆说得诚恳,面色稍稍缓和,但是他不是三岁孩子,不可能因为这句话就松了口,接着问道:“你打日本人,为国家分忧,这些我都是知道地。但是你无视中央,私自资助共产党,眼里还有没有政府,还有没有我这个老师啊?”
陈际帆一听老蒋蹬鼻子上脸,心里更加不屑,但是他又不能翻脸,只能不卑不亢地回答:“老师,这些事情咱们就不要再多说了吧。抗战结束,全国民众都希望民主、和平,这些道理学生是懂的,但是学生手下百万部队,政治倾向五花八门。学生以抗日的旗帜才聚拢他们,如果政府逼得太紧,学生担心会给别的势力以可趁之机。老师说我资助共产党,学生那是为了共同抗日。但是有学生在,这支部队至少还是国民政府军,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部队。如果老师非要逼我们表态,那学生实不敢保证这里面会有多少部队投向共产党。”
“你!”蒋介石被陈际帆赤裸裸的威胁气得站了起来。因为还从来没有哪个年轻军官敢对她这么说话。
陈际帆也站了起来,看着蒋介石,一言不发,场面很是紧张。
半天后蒋介石服了软,“你也要背叛我不成?”
“老师此话从何说起?学生什么时候要背叛您了?学生现在全部心思都用在打日本人身上,没有这种闲工夫。而且学生还替老师考虑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蒋介石一听有点好奇,道:“讲!”
“抗战还没有结束,所以学生必须抓住冀鲁豫皖四省军政,目的是为大军出征夯实基础。学生为说服共产党让出江南,答应与他们共同治理东北。也就是说,共产党不但要与我共同出兵东北,而且还要在那里生根。”
蒋介石紧张起来,“你真答应了?”说完开始走来走去。
“是的,但是学生觉得,东北还是需要政府军的,所以斗胆请老师批准,调精锐与学生共同作战!”
陈际帆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我和共产党要去东北吃肉,你去不去?你不去,到时候可别怪我没提醒您。
蒋介石知道这是陈际帆一箭双雕之计,他肯定是看上自己的部队了,打关东军,这小子的兵力不足。军统得到的情报显示,他只能集结七个军30万人的兵力,这点兵力到东北去,根本是不够的。所以蒋介石没说话,把眼睛闭上。
陈际帆道:“学生因为后勤原因,无法集结更多兵力,但是收拾关东军,学生还是有信心的。只是有一条,如果兵力不够,就无法抽调人手经营后方,只能交给学生信得过的人,比如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