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七章    晓以大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九十七章    晓以大义 (第3/3页)



    陈际帆笑道:“你我几位总算是战场上的生死之交,今天心情好,我就多说几句,纯粹是私人交流,有不同意见可不许动刀枪啊。”

    孙立人摇摇头,“算了吧,在你面前动刀枪,活腻了吗?”

    戴安澜道:“将军请说,其实这么多年来卑职也很困惑,将军文武全才,一定可以为卑职解答一二的。”

    陈际帆道:“刚才海鸥将军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话我不赞同。因为这只是狭义的天职,真正的军人,是以报效国家民众为天职的。搞不懂这些,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中国军人。当年张副总司令说,他是奉了蒋委员长不抵抗的命令才撤出东北的,且不说委员长是否真的这样命令,且不说这份命令对不对,张学良的这句话就大有问题,是推卸责任的说法,是没有骨气的说法。他说军人要服从命令,可是他忘了一件事,东北是他的家,是他家祖坟埋骨之地,日本人和他有杀父之仇。可是国仇家恨竟被一句服从命令就推开了。你们说说,这样的服从命令要不要得?”

    几个人都没说话,这是事实。

    “没话讲了?其实这很好解释,黄埔军校一开始的理念本来是为国民党培养军队,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中山先生觉得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要革命还是得靠自己的军队,然后就有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换句话说,黄埔军校当初是两党的,就算排除共产党,也不是哪一个人的对不对?可是当时所有黄埔军人都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军校是枪,军人是子弹,扳机由校长来扣,这就悲剧了。军队变成一个人的,这不符合历史潮流。有些军人不干,他们要走自己的路,这些人就是你们的学长们,徐向前、左权、林彪等人。”

    廖耀湘道:“这个话题太敏感,还是换一个。”

    “那好,”陈际帆笑笑,“换一个,你们说,如果我也愿意效忠委员长,今天我还能不能随心所欲地想打哪儿就哪儿?”

    孙立人到底知识高,一下抓住了陈际帆的漏洞,“自相矛盾了吧,你刚才还说军队不能掌握在私人手里,现在你又说你可以为所欲为。”

    “兄长口才真不错,只是话重了些,我从来没有为所欲为,将来也不会。我是这支部队的缔造者和指挥者之一,担负着领导部队获得胜利的责任,可是这个胜利不是为了哪一个人,哪一个小集团,而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

    孙立人有些歉意,“是有点重,但是时间长了,‘神鹰’只听你一个人的,和现在有什么区别,我们都听国民政府的,至少能避免内乱。”

    陈际帆道:“至少我们现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安定民生,发展科技。诸位,要论光复国土城市,我‘神鹰’光复的还少了吗?有没有出现在南京、上海发生的闹剧?我告诉你们,日本人不走,全国人民尚且对国民政府有一丝期望,日本人走了,国民政府的形象也毁了。食物腐败不能吃,伤口腐败要切除,政府腐败呢?”

    “总指挥,您口才好,我们说不过您。但是我等军人尚且知道礼义廉耻,背叛领袖的事情做不来。”戴安澜话不多,可是很坚决。

    “不是让你们背叛谁。把话说开了吧,明年春天我将率部队到东北,如果战事顺利,我还会驱逐蒙古的分裂主义和苏联驻军,倒时候说不定又是战争。我需要志同道合的兄弟,我需要兵。”

    陈际帆看着他们的眼睛道:“不错,我可以征兵,如果照着国民政府拉壮丁的做法,我可以抓出五六百万人出来,可是我能这么干吗?北方的关东军和苏联军队都是强悍部队,把新兵拉上战场上不仅白白送死,而且达不到任何效果,所以我需要兵。很多以前的地方部队现在都到北平去了,他们愿意加入‘神鹰’到东北打鬼子。我不要你们换招牌,我只要你们三人一句痛快话,愿不愿意去东北?愿不愿意为这个国家开疆拓土?”

    “开疆拓土”这四个字一说出,三个军长马上就想起了在缅甸初遇陈际帆的情景,那时他也是这么说的,如今人家就要跃马疆场,何等快意!

    “愿意!”廖耀湘首先表态,“我新六军从来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政党的军队,是中国人的军队!(此话是真的)正如总指挥所说,如果不趁世界大战这样的好时机去为后世子孙争取利益,那还当什么窝囊兵?”

    孙立人道:“你不用拿眼神看我,你这个湖南人都敢表态,我这个非黄埔系的自然不甘落后,但有一点,我们加入‘神鹰’是为了打鬼子,是对外,不会成为任何人争权夺利的工具。老弟,若有一天你也成为军阀,兄长我纵然不是你对手,也要用你送我的枪和你决战!”

    陈际帆怔怔地看着孙立人,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他的手,“兄长,你是一个纯粹的军人,您放心。”

    戴安澜道:“先别说这些,是不是先把家眷接到安徽来探探亲,不光我们的,还有手下军官们的。反正现在没事,家属们也可以先到军营来慰问慰问。”

    廖耀湘用手一指戴安澜:“佩服,你还真细心啊。好了,丑话说到前头,我们跟着总指挥,不为升官发财,只愿远离争权夺利的漩涡,趁着年轻,给后世子孙打出一片天下。如果总指挥有负今日之语,我廖耀湘一定首先翻脸。现在只有我们几个,都表个态,愿意去的,继续商量。不愿去不勉强,但不能出卖同袍。人各有志,但是谁要敢拿别人的血去染红他的顶子,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他。”

    戴安澜道:“好了,咱们都是生死兄弟,只要不背叛校长,打鬼子我愿意。总指挥,您可以给番号了。”

    陈际帆道:“我的意思,你们三个军现在的番号继续保留,说明你们没有背叛委员长,没有背叛同学。但是在内部,为了指挥方便,必须有一个‘神鹰’番号,兄长的新1军为11军,海鸥将军的第5军为12军,建楚将军的新6军为13军。再出兵前,三个军必须按照‘神鹰’编制满编,我提供武器装备,另外给海鸥将军的部队增加坦克和装甲车辆。11军5.5万人,12军5万人,13军5.5万人,但有一条,可以回部队去谈谈下面师长团长的口气,但决不能泄密。”

    “这是自然!”三人异口同声道。

    陈际帆松了一口气,今天顺利得有些出乎意料。

    其实三个人之所以这么痛快答应,主要还是陈际帆这块招牌,“神鹰”从来都是打日本人的部队,而且前面也有国民政府的部队陆续加入,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歧视,而且战斗力一日千里。如今关内日军已经被荡平,三人又不愿意打内战,自然愿意远离是非之地,打鬼子纵然牺牲也能名垂青史。打内战,中国人杀中国人,有啥意思?

    陈际帆最后得了便宜还卖乖,“打仗的事交给我们军人,让蒋委员长和政府官员们在后方听消息就好。诸位放心,我会想办法,说服委员长同意你们到东北去。”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三百九十七章 晓以大义)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